|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恒大"海上威尼斯" 從浮華喧囂到沉黯寂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地產高歌猛進的年代,恒大集團豪擲300億元人民幣的“海上威尼斯”是最激進的代表。如今繁華褪去,停駛的貢多拉、斑駁的歐式雕塑、曾讓購房者趨之若鶩的高樓洋房,既留下當年樓市黃金年代的印記,也透出璀璨過後的荒涼……


從客廳六米的落地窗向外眺望,灰頂黃牆的中西混搭風別墅成片,翠綠的安大略湖環繞其間,水面紋絲不動。

這裡不是加拿大,而是位於中國江蘇省東南角、百萬人口啟東市的一個濱海住宅小區。69歲的張志良從窗口轉過身,面帶笑意地問道:“我家的風景還不錯吧?”


除了安大略湖,這個住宅小區內的人工湖還有歐洲的加爾達湖、日內瓦湖,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以及浙江的千島湖。五大湖泊水系貫通,再由46座風格迥異的橋梁連接。這是中國地產開發商恒大集團2012年開盤、走上巔峰期的力作——“海上威尼斯”。

10多年過去,如今安大略湖水面漂浮著一層深綠藻類,碼頭的系船樁爬滿銹跡,岸邊的小木船木板開裂,仿佛輕輕一碰,就會沉入渾濁的湖水。

上海後花園”買到即賺到 趕上樓市狂飆最後瘋狂

在張志良記憶中,2016年是中國地產最輝煌的黃金時代,當時“買房要靠抽獎”,運氣不好根本排不上號。

看房那天,他沒和家人商量,當場就拍板交了2萬元訂金。張志良告訴《聯合早報》,他印象中小區大門氣派的塔樓和圓形拱門,就像美國總統的白宮

像張志良這樣步入退休年齡的上海大爺大媽,是海上威尼斯瞄准的主要目標對象。樓盤在行政區劃上屬於江蘇省,但與上海的直線距離僅50公裡,靠海而環境優美,因此也被稱為“上海的後花園”。

1998年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後,中國正式開啟住房商品化時代。之後的10多年,中國樓市一路高歌猛進,地產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官方數據顯示,1998年到2018年的20年間,房地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從4%大幅增長至10%以上;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也坐上火箭,從1998年的500億元,猛沖至2018年的超6.5萬億元。

托舉這場地產盛世的是扶搖直上的房價。一線城市房價從1998年的每平米3000元,飆漲至2018年的5萬元以上,漲了近17倍;開發商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從1998年的3580億元,暴漲至2018年的逾12萬億元,增幅近34倍。

迅速膨脹的房地產,催生出一種近乎狂熱的投資信仰——”房價永遠漲”“買晚了只會更貴”。因此,無論是城市核心地段的住宅,還是遠郊新區的新盤,只要開盤就不缺買家。人們篤信,房產是財富增值的”硬通貨”。

恒大,恰好是那個樓市瘋狂年代最激進的代表。海上威尼斯開建的2006年,啟東市常住人口剛過110萬,這個項目計劃修建住宅4萬6000戶,容納住戶10萬人,相當於全市十分之一人口住在同一個樓盤。但是,無論恒大或當年的投資者,都信心滿滿認為這個願景不無可能。



鑿河造地9000畝規劃 高杠杆燃燒幸福想象

為了造出東方的威尼斯,恒大投入重金開挖河道、圍海造地,規劃建設用地近9000畝,相當於837個標准足球場大小,創下全球旅居配套規模最大的濱海社區紀錄。

為了造出東方威尼斯,恒大不惜重金開挖河道、圍海造地,規劃建設用地近9000畝,相當於837個標准足球場大小,創下全球旅居配套規模最大的濱海社區紀錄。(互聯網)

在整個中國地產的急速擴張期,恒大也拉高杠杆、加大投資,僅海上威尼斯一個項目便砸下300億元。高杠杆率讓恒大迅速膨脹,2016年成為總資產萬億的中國第一大房企,也將創始人許家印推上中國首富寶座。





海上威尼斯2012年開售時,恒大在上海設立多個站點,免費接送客戶到啟東看房,開盤當天銷量便突破20億,創下當時長三角樓市銷售紀錄;四年後三期開盤,再以超28億的銷量刷新紀錄,當時接送上海買房大軍”的大巴浩浩蕩蕩,一天就超過200輛。

上海人溫大叔曾是資深“看房團”一員,輾轉中國多地尋覓投資機會。他記得2012年第一次到海上威尼斯時,房價僅2000元出頭,當他2016年真正出手時,房價已飆升至7000元。盡管樓盤周圍數公裡依舊是人煙不多的村莊和農田,這名精明的上海投資者還是毅然“上了車”。

溫大叔手機裡,至今還保存一段當年看房視頻。畫面中,他穿過摩肩接踵的人群,與售樓處獻唱的俄羅斯美女合影留念。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沉浸在歌舞聲中。抱著房價永升的幸福想象,他們全情投入於這場財富盛宴。

10多年過去,《聯合早報》記者4月下旬一個傍晚抵達售樓處時,宏偉的歐式大樓依然矗立,只是三層挑高的豪華大廳內漆黑一片,空無一人。

樓市神話不可復制 超級大盤淪為鋼筋“孤島”

但長期高杠杆背後是潛伏著的巨大危機,為避免風險爆發,中國官方2016年首次提出“房住不炒”,2020年又對重點房企融資提出“三道紅線”,強迫房企去杠杆和壓減負債規模。中國樓市迎來深度調整。

2020年,泰禾集團、天房集團等逾百家房企相繼陷入債務違約;曾兩次險渡難關的恒大,最終在2021年轟然倒塌,宣告中國地產行業步入下行周期。

兩年後的2023年,當恒大披露財務報告時,公司驚人的債務規模仍令市場嘩然。僅在2021年至2022年,恒大淨虧損就高達8120億3000萬元。更觸目驚心的是,截至2022年底,公司總負債已突破2.4萬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當年中國GDP的約2%。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副教授傅方劍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杠杆有擴大器的作用。市場好的時候,杠杆越高賺得越大;但市場下行時,杠杆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越高的往往最先敗下陣來。

從供需角度來看,傅方劍指出,中國人均房產面積已超過40平米,房產供給已經不少,但問題在於,開發商一方面錯誤估計供需關系,另一方面由於慣性,也無法立即刹車。

他說,再加上本屆政府下定決心整治房地產問題,從房地產拉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沒能跟上的房企被淘汰掉,屬於“必然之傷”。

專家:進入住房過剩年代 好的愈好壞的愈壞效應尤甚


國泰海通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劉春雷受訪時也指出,中國地產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起到了保值乃至增值的作用,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按照過去的方式再去投資,想要復制當時的神話,那就不現實。”

劉春雷認為,中國已進入住房總量過剩的年代,房價分化還會進一步加劇,而且這個過程中,好的愈好、壞的愈壞的馬太效應將更加顯著。

回想當年,偏遠地區政府由於依賴土地經濟,願意一次性賣地換取財政回報,這也是為什麼偏遠的啟東會出現海上威尼斯這類超級大盤,類似的案例還有貴州貴陽的花果園、江蘇句容的碧桂園鳳凰城。

地產資深業內人士指出,這類超級大盤常出現的問題是,樓盤周圍缺少工作機會和經濟增長點,無法撐起入住率。入住率低,又會進一步導致物業維護困難,商業配套缺少人氣也無法存活,陷入惡性循環。

在整個過程中,業內人士說:“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拿到了,開發商房子賣出去了,購房者手握廢的資產,卻成了非常沉重的負擔。”



展望海上威尼斯這類樓盤的後續發展,傅方劍認為,盡管官方目前推動樓市“止跌回穩”,但這類樓盤不會是首要援助目標。只有等經濟周期再次上行時,才可能有購房者願意投資

無悔房價腰斬 自住漲跌無所謂

張志良2016年以每平米8000多元的價格,買進海上威尼斯的頂層公寓後,房價最高時曾達1萬7000元。不過,近兩年房價大幅回落,再次回到八九千元區間。

對於恒大爆雷,張志良不願多談,只輕描淡寫地說,恒大“出了點事情”,但他所在的別墅區已經止跌。

買入高層的溫大叔,眼看房價從7000元跌到4000元,但他顯得頗為豁達,“反正錢留著也是廢紙”,房子放在這裡還可以假期來住。


《聯合早報》記者在小區裡采訪到的住戶,大多都不後悔當年的購房決定。一名養了兩只迷你寵物狗的上海大媽說,小區比上海空氣好,一天能遛狗三回。另一名移居海外多年的上海阿姨淡然地說:“反正是自己住,房價漲跌無所謂。”

小區內高密度的房產銷售門店,以及門店外密密麻麻的代售房源,訴說的是另一個故事。房產中介們熟練地編織著新的銷售話術:“現在入手就是抄底”,是“割第一批業主韭菜”。第一批業主的代表,就如曾一口氣買下半棟樓、卻一天沒住過的溫州炒房團。

房仲:由當地政府接管 樓盤變國家4A級風景區

記者隨房產中介看房時,中介輕車熟路地從消防栓裡摸出鑰匙。推開大門,三室一廳的格局仍保留交房時的模樣,只是太久無人居住,雪白的牆面已泛起潮斑,無聲地訴說著時間的侵蝕。

房產中介信心滿滿地推銷,樓盤已經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由當地政府接管,成為“啟東對外發展的名片”,“不會因為恒大倒了,就進行不下去”。

然而,當溫大叔試圖聯系當地行政部門確認時,卻發現沒有一個明確的部門直接負責小區事務。恒大當初承諾的配套——醫院尚未完工,運動場爛尾多年,業主只能自力更生。

相比之下,海上威尼斯的住戶已算幸運,至少他們能住進自己的房子。隔壁的融創濱海度假城,業主們仍在苦苦等待交房的那一天。

一名業主在社交媒體上道出心聲:“我們曾無數次幻想,在這個新家中共度的每一個溫馨瞬間……但現實讓這份期待變得既漫長又復雜。”

他們仍在等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只是沒人知道,這一天何時才會真正到來。

樂齡設施欠缺 “抱團養老”度日

下午2時,海上威尼斯裡的一棟別墅內漸漸熱鬧起來。年長者陸續到來,有的對著牆鏡練習舞蹈,有的在客廳唱歌,有的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這是小區老年人的“抱團養老閒聊室”。別墅內,客廳裝上一整面落地鏡,被改造成練功房;一間臥室變成美容室,另一間則化身茶話間;屋簷下支起了台球桌,小院裡開辟了菜園。

場地創辦人張媛芝告訴《聯合早報》,她2020年和家人一起搬進小區,注意到區內年長者人數眾多,但休閒活動寥寥無幾,於是萌生了設立一個老年活動場所的想法。

抱團養老閒聊室目前已經吸引數百名年長者定期參與。張媛芝目前正在開發一款手機小程序,將服務范圍從文娛活動擴展到日常生活——買菜代購、快遞代取、家電維修等。

她目光堅定地說:“我的目標就是服務所有老人,讓他們老有所樂。”

恒大曾承諾 “百億航母級配套”

項目開盤時,恒大曾承諾給住戶提供“百億航母級配套”,包括五星級酒店、飲食中心、健康中心、運動中心、兒童王國、商業中心等。

不過,記者4月走訪小區時,健康中心和運動中心並未全部開放,商業中心目前主要經營的仍是餐飲店。

溫大叔受訪時感歎,住在海上威尼斯只能養老。“但養老也要養啊,所有的東西要供應上了才能養起來。現在生活區不成熟、交通不方便、教育醫療都沒有……10幾年下來,還是幾個小飯店小打小鬧”。

張志良也認為,目前的配套跟以前落差很大,目前小區每月的物業費標准是每平米2元5角,雖然不低,但靠這些錢養活物業並不容易。

他說:“你要是住在這裡,環境還是可以的。但現在你要靠房子漲價,這是不太可能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