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权倾天下的"鹰犬" 未曾陷害一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过,陆炳的运气就是好。当他们这届武进士到达大明军事重镇蓟州(在今河北遵化至迁西之间),以“赞画”的身份实习时,边境爆发了战事。


当时,在明朝的北方,是成吉思汗子孙统治下的蒙古大草原。因实力和土地分配不均,各部曾长期处于割据为政、四处混战的局面。在成吉思汗的这群子孙中,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后来居上,不断兼并草原各部族,成为蒙古大草原实力最强的部落首领。

嘉靖十三年(1534年),俺答汗一声令下,新一轮针对大明的南下作战打响了。不久,蒙古铁骑兵临蓟州,两军在冷觜关前展开决战。凭借着唯一一次可能立军功的机会,陆炳斩杀了一名敌人,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战功。


战后,朝廷论功行赏,陆炳以功授封锦衣卫副千户,成为从五品官员。

在战场上立功回京两年后,陆炳的父亲陆松病逝。根据明朝规定,文、武大臣若立重大军功者,可荫其子为卫所武官,若带“世袭”字样者俱准袭。嘉靖十五年(1536年)九月,陆炳正式以陆松嫡长子的身份向朝廷提出申请,要求世袭其父生前在锦衣卫遗留下来的军职。

然而,此时的制度已经发生了改变。

随着明代军户人口的不断增多,再加上朱元璋规定的武官犯罪“罚弗及嗣”原则,导致卫所内的世袭军官有增无减。这些世袭军官,并非真正在实战中握有兵权的人,他们中更多的是只领俸禄不干活的“大闲人”。因此,嘉靖在数年前特别下旨,日后但凡无军功者仅凭技艺、勤劳乞求世袭武职,虽有“世袭”字样,也应审查取消。

正是这道圣旨,差点堵绝了陆炳的晋升通道。负责世袭军官铨叙的兵部,死活不同意让陆炳世袭其父军职,还上书要求皇帝照章办事,维护帝王权威。

哪里知道,嘉靖站出来,不顾自个儿打脸,也要给陆炳开绿灯。最终,以陆炳之父陆松生前能干、勤劳、于国有功为由,特命陆炳袭职锦衣卫指挥佥事。随后,又升陆炳为署理锦衣卫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

锦衣卫下设南、北两大镇抚司。北镇抚司主管诏狱,只对皇帝负责,所理案件无需经过刑部,连锦衣卫指挥使也无权过问,可谓权力通天。而南镇抚司大概相当于锦衣卫的纪检委,负责内部军匠的管理和纪律考核。问题是,锦衣卫各头头脑脑,要么是勋贵功臣子弟,要么是皇帝的亲信,南镇抚司权力虽重,却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陆炳到此就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嘉靖帝释放的晋升信号,一个为“发小”定制的过渡职位。

果不其然,自从执掌南镇抚司以后,陆炳的仕途就如坐了火箭一样。短短数年,凭借卫辉行宫救火、协助皇后平定壬寅宫变等数件大功,越来越受嘉靖宠幸,特旨掌锦衣卫大印,成为当时锦衣卫的“二号人物”。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闰正月,陆炳正式以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的身份执掌锦衣卫。

从此,大明锦衣卫进入陆炳时代。



尽管锦衣卫老大的身份和权力,足以让朝野上下闻风丧胆,但通常执掌锦衣卫的官员,身家性命都难保。

在陆炳上任前,明朝历任锦衣卫头子除了袁彬、哈铭、牟斌等少数几人外,基本都死于皇帝的卸磨杀驴。即便是袁彬这种与明英宗有同甘共苦经历的锦衣卫头子,之后仍然遭到明英宗猜疑,被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门达投入诏狱,差点丢了小命。所以,想在锦衣卫一哥的位置上,做得长久并安全着陆,当真不容易。

锦衣卫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完全听命于皇帝本人的“私人武装”。在皇帝的特旨授权下,这支私人武装,不仅负责皇帝日常起居生活的护卫工作,还可以口衔圣旨,凌驾于明朝最高司法机构刑部之上,越权办事。这必然会引起一众尊崇儒家礼法的文官的抵制。如此,锦衣卫就是历史上所描绘的肮脏暴力、阻碍朝政推行的“毒 瘤”。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