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年轻人跟风开村咖"幻灭":投几十万 淡季没人只好关门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可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村咖很难当作一个全职的生意,更像是一门季节性的兼职。在赵倩的带动下,很多人开始在周边开村咖,到旺季时,最多开出了六七十家村咖,就连村民,也开始动起卖咖啡的心思。在赵倩的印象里,有对老夫妇,就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买来咖啡机,学着她的样,开起村咖。


王晓晓也是去年在泾县临近的村子开始开村咖的,旺季时一路都是村咖,如果不出名,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每家都是一样的,游客都不够用了。经常有游客走到她家边看菜单,边打个嗝叹气,“一路喝了十几杯了,真喝不动了”。旺季时游客多,生意还能维持,一旦到了淡季,既没游客也没粉丝,“一天就只能卖出两三杯”。幸运的是,王晓晓没雇员工,集装箱几乎没有成本,就算不卖咖啡,也不会亏。可那些租房子请员工开村咖的人,只能在淡季选择关店,等到旺季再开,做季节性生意。




▲集装箱村咖。图 / 访谈者提供

职业餐饮网近期的文章里,也有当地的咖啡店经营者透露,在泾县可能只有10%的村咖能够盈利。

事实上,与其说是赚情怀的钱,村咖更像是一门注意力经济,而最初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元素是乡村与咖啡结合的反差感,“在最土的地方干最洋气的事”,因此,要想持续赚钱,就得不断吸引注意力,持续营造反差感。


程立从最开始就意识到,村咖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体验感。从价格和品质来看,村咖的价格偏高,一杯三四十元不比市区便宜,而从味道上,也很难做到有多么独特的吸引力。重要的不是咖啡,而是山头的美景和老房的破败感。

“现在再做普通村咖很难赚到钱了”,程立经常琢磨如何制造更多反差感,他日常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查看流行趋势。这两年里,他先是增加了烤肉,后来又增加了窑炉面包,“西式餐品和中式老房也是反差,如果是老房配中餐,反而没意思了”。从消费者的反馈上来看,这种反差经营似乎是奏效的。消费者的点单重点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主要点咖啡,变成点烤肉,到后来变成为了窑炉面包而来。在这套持续营造反差感的操作下,程立的最破咖啡馆总是爆满,“每日营业额都会过万元”。




▲程立的最破咖啡馆总是爆满。图 / 访谈者提供

大多数做季节性生意的村咖老板们,只能在淡季放平心态,忍受寂寞,苦等旺季到来。做季节性生意带来的后续问题是,很难有固定的团队,每次旺季来临,只能找兼职顶上。

在亚布力滑雪场附近,村咖老板们几乎都在做季节性生意:只养着一个咖啡师,等到旺季来临,再临时招服务员和更多的咖啡师。因此,为了确保旺季不出差错,村咖老板们要提前一个月开始抢人,赶紧把临时团队搭建起来,“相当于多养一个月的员工”。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