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兩大寵臣走人,川普新政受挫重要標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


牆內自媒體亞歐視點文章:美國第47任總統的兩大“寵臣”馬斯克和沃爾茲接連離開其崗位,是川普政府自成立100余天來在內政外交領域都遭遇挫折的重要標志。

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及益普索集團4月27日聯合發布了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川普在執政百日之際的支持率為39%,比起2月份的數字下降了6個百分點,創下了過去八十年來美國歷任總統百日執政的最低支持率。


同時,川普近日罕見承認,由於關稅和貿易戰,美國的貨架正在變空,一些商品的價格變得更高。

民眾的不滿迅速轉化為此起彼伏的示威抗議,川普成為美國政治史上絕無僅有的在上任之初就受到激烈反對的總統。

在此嚴峻背景下,他正對其二次執政伊始的兩項重點議程進行積極調適,包括公開表明願意同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並在對俄烏戰爭問題上作出令人吃驚的轉變。

川普迅速在關稅問題上展現談判姿態印證了我們此前的判斷,打關稅戰、貿易戰,短期內對美更不利,只有將其打疼,才能迫使其走上談判桌。

和解是唯一的出路,事實上,雙方都無法承受關稅戰、貿易戰以及更廣泛的互斗帶來的損失。在未來一年達成一份對雙方公平和互利的協議,是最優選擇。

川普的關稅政策體現了其執政的鮮明特點:在外交政策中貫徹交易思維,並輔以包括關稅戰在內的極限施壓,迫使對手屈服,以達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協議。

然而他的誤判是對自身政策“威懾力”的高估以及對中方對等反制的決心和戰略的低估,對國際社會反彈及為了共同利益開展合作的低估。相比較其關稅措施在中長期限內給對手造成的深遠傷害,他將在更短時間內面臨比對手更大的經濟壓力和政治危機。

美國政治體制決定了,時間不在川普一邊。約四年後的一場選舉就會變更白宮的主人,新的總統將極大或徹底地改變其政策,尤其是在關稅戰嚴重沖擊美國經濟和社會的情況下。在通過關稅達成目標之前,川普就將不得不離開白宮養老。

2


如果說川普的交易思維最終會落實到其關稅戰的流程中的話,那麼它在對俄烏戰爭的調停中則遭遇了致命挫折,甚至可能面對失敗的前景。

就在4月下旬之初,他仍對和平解決俄烏戰爭充滿信心,聲稱“有望達成一項協議”,令其如此自信的原因是他認為,俄羅斯已准備好簽署協議,美俄已經談妥了,而澤連斯基“手中無牌可打”,不屈服就會令烏克蘭當前已經十分糟糕的局勢雪上加霜,如果再打三年,他將失去整個國家。

然而僅過數日,川普的“畫風”就作出了近乎180度的改變,從抨擊澤連斯基不合作到抱怨普京可能只是敷衍他,無意達成協議。

實際情況表明,普京采取了拖延戰術,將迎合川普調停作為策略,實則推動俄美關系正常化,恢復其對外經濟交流,改善其戰略環境,並拆散國際援烏抗俄堅固聯盟,以圖加速烏克蘭的失敗。


川普和澤連斯基在羅馬教皇葬禮上15分鍾的一對一交談成為轉折點。他被告知,就在克裡姆林宮對美國信誓旦旦的時候,它們的導彈對烏克蘭的平民目標進行了無差別致命攻擊。

與此同時,曲折不斷的美烏“礦產協議”最終締結,基輔滿足了白宮新主人對金錢和利益的渴望,以換取其軍事支持。川普政府隨即批准了其上任以來的首份對烏軍事援助計劃。

川普的批評從澤連斯基轉向普京,是對其調停俄烏戰爭遭遇挫折失去耐心的表現,更是其調停策略趨於混亂和失敗的跡象。

可能意識到堅持對俄烏戰爭進行調停的失敗前景,也可能是對俄烏的進一步極限施壓,華盛頓宣布可能會退出調停計劃。

如果不是出於對美國退出的恐懼,很難想象,克裡姆林宮主人會在最新的對外發聲中強調,俄羅斯烏克蘭的和解不可避免,這只是時間問題。

普京來說,“打不贏、輸不起、撐不住”是其發動對烏戰爭最大的困境。戰況顯示,俄軍在頓巴斯一線的攻擊已經陷入停滯。面對一場注定無法勝利的戰爭,普京想要保住其十余年來對烏軍事措施的“既得成果”——從克裡米亞半島到烏東四州、想要體面收場的唯一機會在川普那裡,在他的四年任期。

作為美國有史以來最親俄的總統,川普在其公開表達對普京不滿之前的所有言行及其在推動俄烏和平過程中所采取的政策及方案,都是傾向於俄羅斯的,包括繞過烏歐建立美俄談判軌道,包括制訂“肢解”烏克蘭的方案,包括逼迫澤連斯基接受從法律上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主權及在“事實上”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州主權的談判條件。在他看來,烏克蘭國小力弱,根本沒有任何牌可打,只能就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