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被美11所大学拒收的北京高考状元,他如今怎样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李泰伯,这个名字曾让人羡慕不已。2010年,他以703分成为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拥有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未来本应一片光明。


他却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拒绝了这些“黄金选择”,去追逐更大的梦想。此举引来了广泛的批评,甚至被指责为“狂妄自大”。

但当李泰伯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成为全网笑柄时,谁能想到,这个曾被质疑的少年,最终以实力逆袭,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并跨专业攻读医学哲学双博士,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先锋人物。


这个曾被看作“失败者”的人,如何逆袭成功?他的经历是否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启示?

从高考状元到全网嘲笑

李泰伯的高考成绩几乎无可挑剔,703分,这个分数在任何一所顶级大学面前都足以当作“通行证”。

他理应走上属于他的金光大道,顺利进入清华或北大,然后进入一流的科研、企业圈。但李泰伯做出了一个当时几乎不可能理解的决定——拒绝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身边的朋友,都无法理解他放弃这些“保证未来”的机会。

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体制里,高考状元就是最完美的存在。放弃保送资格,就意味着他自己在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孩子,真的能够承担起这种冒险吗?






事实上,李泰伯的“叛逆”并非一时兴起。他的选择,根植于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深刻思考。


李泰伯深知,固守应试教育的框架,他可能成为一个应试机器,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于是,他决定冲出这个狭隘的框架,选择去美国申请名校,希望能够在全球顶尖的学术环境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定位。

他的计划却遭遇了重大挫折。11所美国顶尖高校的拒信如雪片般飞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曾被誉为“梦校”的名校毫不犹豫地将他拒之门外。

李泰伯曾在心中默默期待过的美国学术殿堂,却没有为他敞开大门,反而把他推向了全网嘲笑的风口浪尖。

当时,媒体和网友们开始对他进行大肆讽刺,批评他是“书呆子”“应试机器”的典型。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