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群孤独症青年在老师的指导下过上集体生活 ....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老师和家长倍感欣慰。而如果要问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除了这里,孩子没有合适的地方可去。


接下来去哪儿?

“我们讲孤独症,第一句话就是‘病因未明,终生无法治愈’。”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孤独症机构服务协会会长郭德华博士分析道。


有研究显示,由于社交障碍、行为刻板等特征,孤独症谱系障碍者中仅有20%的人成年后能独立生活和工作,约32%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些辅助,而48%的人都需要照顾,甚至需要长期安全护理。



出门时,一位孩子突然想在自己的卧室地板上坐会儿,老师为他拿来垫子满足了他。

孤独症患者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服务和支持需求。我国对于孤独症患者的服务按照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学龄前阶段,针对7岁以前的儿童,叫康复干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应试教育,主要针对7~16岁;第三阶段是学龄后期阶段,包括孤独症的职业教育、就业支持及生活安置,针对16岁以后。

“这三大阶段环环相扣,一个阶段做不好,就会导致后续阶段陷入更大的困难。所以,我们一直在提,要为孤独症人士打造全生涯或者叫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郭德华说。但他同时提到,这个体系在我国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孤独症家庭的政策支持侧重于小龄患者。三大阶段中,学龄前康复做得最好。只要发现了学龄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理论上都能找到康复的地方,因为国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补偿。

而另两个阶段,特别是学龄后阶段,还严重缺乏相关支持。“尽管近年来国家政策在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在不断提升,针对成人的服务机构数量在慢慢增多,服务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但和真实需求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郭德华说。这就导致在第二、三个阶段开始后,“接下来去哪儿”就是一个大难题。


小满7岁从幼儿园毕业后,就开始在“接下来去哪儿”的问题上四处碰壁。不过,在父母的不懈努力下,他进入了北京一所普通小学,这在孤独症患儿中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但他的融合教育之路也就止步于小学毕业,因为没有普通初中愿意接收他。2009年,小满进入了北京海淀区培智学校(这是一所隶属海淀教委,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少年开展教育训练的学校)。

2012年从海培毕业后,小满已近18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干预机构不再适合他,而针对成年孤独症患者的服务机构又屈指可数,小满再次面临“接下来去哪儿”的问题。

因为没给小满找到合适的托养机构,2012年,余华干脆办理了提前退休,联合其余5位孤独症孩子家长,共同创办了一家叫“康纳洲”的孤独症家庭支援中心。

康纳洲既提供针对小龄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干预服务,也为小满这样的大龄孩子提供日间照料。2015年,康纳洲从昌平搬到海淀西四环,余华每天开车来回四小时接送小满,同时还主管康纳洲的财务工作,每天都疲惫不堪。她非常渴望为孩子找到一个稳定的地方,结束这样的奔波。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0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