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紅嬋無緣985 落選兩大原因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5月6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保送名單中,18歲的跳水奧運冠軍全紅嬋被保送211高校暨南大學,而同樣手握奧運金牌的陳芋汐卻進入同濟大學(985),射擊冠軍黃雨婷則保送浙江大學。 這則消息一出,網友炸鍋了:“全紅嬋三塊奧運金牌,憑什麼學校差一檔? ”


真相遠非表面那麼簡單,政策變動、家庭壓力、自律差異,甚至一塊金牌背後的人生選擇,都讓這場“保送爭議”暗藏玄機。

一、985大學保送通道突然關閉


全紅嬋原本最有可能保送廣東本土的985高校中山大學。 但2024年起,中山大學暫停運動員保送政策,直接堵死了這條路。 而陳芋汐所在的上海,同濟大學保送通道穩定開放,加上其父母是體育從業者,早早就為她規劃了學業路徑。

2025年全國保送運動員共1101人,僅78人進入985/211高校,全紅嬋所在的廣東省保送名額僅占全國總人數的5.3%。 相比之下,北上廣等經濟強省占據85%的保送名額,西藏、青海等地連續三年無人入圍。 這種地域資源分配不均,讓全紅嬋的“211保送”成了無奈之下的最優解。

二、家庭拖累還是務實選擇? 農村女孩的掙扎

全紅嬋出生在廣東湛江農村,父母務農,母親長期患病,家庭年收入不足5萬元。 她14歲進入國家隊,初中未畢業便開始封閉訓練,文化課基礎薄弱。 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她甚至因文化課成績未達標,險些失去參賽資格。




而陳芋汐來自上海體育世家,父親是體操教練,母親是大學教授。 她從小接受雙語教育,英語流利到能接受外媒采訪,文化課成績在同齡運動員中遙遙領先。 這種差距直接反映在保送標准上:985高校普遍要求運動員通過文化課綜合考核,而全紅嬋的短板讓她難以達標。




三、每天稱重10次 vs 偷吃零食被罵

陳芋汐以“魔鬼自律”著稱。 為應對發育關,她每天稱重10次,嚴格控制飲食,甚至因0.1公斤的體重波動加練2小時。 這種自律延續到學業上,她提前完成高中課程,並自學大學英語教材。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