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第一批混進老年徒步團的人,已經進骨科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白天夜晚的雙重夾擊下,讓許多年輕人的生活凝練為一句話,做啥事兒,都沒勁兒,人頹了。




崔健在《藍色骨頭》裡唱過:“身體一定要健康,因為身體要是不舒服,什麼都是白給,所以我一周三次跑步加上一次游泳,在運動中想事兒,是越想越起勁兒。”


這是對年輕人的一種期許。年輕時候不珍惜身體,老了喜歡的老太太叫你去登山,你下炕都費勁,那咱80歲也會重新獲得20歲的憂傷。

當然,道理,咱懂的都懂。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卻是一種年輕時普遍的身份困境。



《劉老根》裡唱得好啊,人生就是一場拼爭,每天都在攀登,爬上這座山,越過那道嶺,眼前又是一座峰。

生活裡很多山是有形的,就擺在那裡,有精力、有體力、有財力你就能上去。而更多的山是無形的,年輕人不向山走來,山就向年輕人走去。


像城市的擴張,也讓年輕人的上班通勤,變成了物理意義上的職場馬拉松。



有的網友,上班在北京,家住在河北,每天要跨省通勤180公裡上班,日通勤時間高達7個小時。


這是一場生活的徒步。

人生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命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命題。徒步的意義不在於競技,而在於沒停。奮勇呀然後休息呀,完成我們並不偉大的人生。

所以,下次就算在戶外徒步的路上被大爺大媽拉到尾燈都看不到了,也不必氣餒。

能在生活的徒步裡一路走來,朋友,你真厲害。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