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透視法西斯主義的3個歷史真相,今天依然任重道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5月9日到9月3日,俄羅斯中國將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慶祝兩國取得了“二戰”結束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80年前的這個日子意義重大,自此之後,反法西斯和反納粹成了正義的代名詞,而法西斯和納粹則代表了非正義、反動、黑暗和丑惡,受到世界各國共同抵制。

80年前聯合國宣告成立,成立的宗旨就是反法西斯。在《聯合國憲章》中,考慮到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本性,確立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防止戰爭復發的原則;考慮到法西斯主義的種族壓迫與種族清洗惡行,確立了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全人類均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原則;考慮到法西斯主義的軍事擴張政策,確立了各國主權平等、和平解決爭端和不幹涉內政等原則。一切為了“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




1945年6月26日,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可以說,反法西斯與《聯合國憲章》基本精神和原則就是一體兩面,無法分離。

然而在當今世界,卻頻頻出現各種以不同方式破壞聯合國機制、違背聯合國憲章、顛覆二戰後世界秩序的言論和行動,而這背後,自然少不了形形色色、或明或暗的新法西斯和新納粹復活勢力。

自2015年開始,俄羅斯每年向聯合國大會提交“反對美化納粹主義”或類似主題的決議案,強調“二戰”歷史不容篡改,強烈譴責任何形式的美化納粹主義行為。這些決議雖然每次都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獲得高票通過,但仍有個別國家投票反對,相當一部分國家棄權。

2020年,在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日,中俄兩國國家領導人互致賀電,強調中俄雙方分別作為亞洲和歐洲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承受了巨大民族犧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維護二戰歷史真相是兩國的共同責任,要堅決反對任何歪曲歷史、美化納粹分子、軍國主義分子及其幫凶的行徑,決不容許忘卻甚至詆毀解放者的功績,決不容許否認二戰結果。

時間給了人們更好的歷史視野。80年後的今天,將法西斯主義的歷史真相重新透視出來,並借此認清當今世界法西斯主義再次復活的現實,正是中俄兩國的一個共同責任。

真相之一:法西斯主義起源於帝國主義

今天人們所說的法西斯主義,指的是在“一戰”停戰之後在歐洲各國出現的一種極端主義運動。1919年,在意大利中北部的幾個城鎮中,興起了一些小型准軍事組織,它們借用了古羅馬象征權力和秩序的拉丁文Fasci作為組織的名稱。該年3月,墨索裡尼創建了“戰斗的法西斯”黨,成為了法西斯主義運動的起源。

但是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盲目和隨意的社會運動,在歐洲不同國家和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理念、主張和行動,並且與領袖本人個性也密切相關。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大批歐洲國家先後湧現出本國版本的法西斯主義,幾乎形成了一個歷史潮流,但人們卻無法給它一個確切的定義。“二戰”爆發前夕,墨索裡尼關於法西斯主義有一個說法:它“不是事先制定好一切細節的新生理念,而是產生自采取行動的需要,它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實際的,不是理論性的”。





墨索裡尼1919年組織法西斯戰斗團,1921年改稱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並成為該黨領袖

為什麼這些歐洲國家在那個時期產生出強烈的“采取行動的需要”?到底是什麼東西催生出如此極端的社會運動?

歷史的真相是,“一戰”結束後的歐洲不是一個停戰後和平降臨的美好世界,而是一個被戰爭摧毀了所有既有秩序連同所有美好事物的黑暗世界。在“一戰”中,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這四個老大帝國先後崩潰,伴隨著在各自廢墟上眾多民族主義的新國家的興起。(茨威格的話)“一夜之間,歐洲天翻地覆”。戰前法國的“美好時代”、英國的“黃金時代”、美國的“鍍金時代”、德國的“威廉時代”、哈布斯堡帝國的“太平世界”等等,統統一去不復返了。此後是一個連續的自我毀滅過程,直到成為一個(女作家布裡頓的話)“沒有前途,沒有生機,沒有意義的世界”。

歐洲為什麼會在拿破侖戰爭之後幾乎一個世紀無戰事又突然發生這種大災難呢?歷史的真相是,其實無論是“百年和平”還是“一夜之間”,不過都是歐洲人自己的感覺,並不能說明整個世界的情況。

事實上,在此前的幾個世紀,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的對外征服和殖民戰爭一直都在瘋狂地進行當中。在非洲和美洲,一夜之間天翻地覆的災禍已經發生了無數次。在印度(专题)和中國,與歐洲“百年和平”對應的正是帝國主義侵略制造的百年兵災、百年屈辱。所有這些地方累計被屠殺的人口遠超“一戰”人員傷亡總數的數倍。

如此看來,這場被稱為“歐戰”的“一戰”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不過是在歐洲以外地區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帝國主義戰爭終於轉回到自己的發源地了。隨著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把他們在海外的殺人經驗和殺人習慣帶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他們在他人土地上制造出一個個“沒有前途,沒有生機,沒有意義的世界”之後,同樣的悲慘命運終於輪到自己了。



1919年4月13日,英印殖民當局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則制造了札連瓦拉園屠殺案,造成千余人死亡。 《印度斯坦時報》收錄的描繪屠殺案畫作

據統計,“一戰”的全部死亡人數是自拿破侖戰爭以來所有主要戰爭中死亡人數總和的兩倍以上,戰後兩年內因傷病、貧困、大流感而致死的人數又是“一戰”中死在歐洲戰場上人數的兩倍。

歷史學家們承認,關於“一戰”的歷史,各交戰國在軍事上的對抗過程以及最終勝負結果只是一個方面,更大的一個方面是在當時的歐洲發生的一次通過“鋼鐵風暴”進行的極為瘋狂的相互屠殺,其中大量以滅絕人口為目的的暴力行動毫無軍事意義,也分不出勝負結果。而這恰恰正是歐洲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所作所為,整個歷史不過是帝國主義在摧毀他人的文明之後終於開始的一次自我毀滅。由此而導致了包括幾大戰勝國在內的整個西方文明的一次大倒退,伴隨著令人震驚的社會崩潰、道德淪喪、人性泯滅、獸性噴發,整個歐洲社會重回野蠻。

法西斯主義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中產生的。它的前世就是歐洲帝國主義,它生長其中的社會環境是帝國主義制造的,它誕生之後所要掙脫的束縛是帝國主義強加的。簡言之,沒有帝國主義就沒有法西斯主義,帝國主義不滅亡,法西斯主義也不會滅亡。

真相之二:法西斯失敗了,帝國主義遠未失敗

“一戰”戰後創建歐洲新秩序的任務,主要落到了美國總統、英國首相、法國總理、意大利首相等幾位戰勝國領導人肩上,他們1919年初來到巴黎時,實際上面臨著決定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

但是戰後安排的最後結果卻南轅北轍,和平並未真正到來,短短二十年後即發生了一場更大的浩劫。原因不是別的,仍是帝國主義戰略的繼續推進。



由於戰勝國那些冠以“保證集體安全與國際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名義的遠大目標和具體安排,無不暗含著本國帝國主義在戰後時期的新戰略,英法兩國都有巨大的戰利品,即使是威爾遜倡導的理想主義,也帶著使美國成為全球老大、按美國的想法重塑戰後世界的潛在目的,毫無公平正義可言;那些戰敗國,包括名義上戰勝實際上與戰敗國一樣深陷困境、危機重重的新國家群體,所感受到的屈辱、憤怒和絕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法西斯主義強勢崛起,短短十幾年即席卷大半個歐洲,帶著與帝國主義同樣程度的野蠻、殘暴、恐怖和毫無人性,正是這樣一個令人絕望的黑暗世界的產物。

在侵略成性、盲目追求擴大“生存空間”方面,法西斯主義國家與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完全一致,可以說是這些謀求生存的新國家對帝國主義建國和強國歷史的一種模仿。


在信奉種族主義,實行慘無人道的種族壓迫乃至種族清洗方面,法西斯主義國家也不是原創,不過也是延續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其殖民地針對有色人種的種族主義行徑,可以說是一種繼承。



四大錯誤“二戰史觀”概述 圖自:人大重陽報告:糾偏——80年來錯誤“二戰史觀“的綜述與中國應對之策

至於法西斯主義實行的極權統治。表面上看,這一點與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不同,但如果考慮到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國內實行了自由民主之後,開始通過在其他國家推行同樣的制度以實現其帝國主義的擴張利益,特別是“一戰”後強加給那些絕望的新國家之上的新的剝奪和壓迫,那麼,極權統治作為一種極端的反制方式,也是自有其緣由的。

在侵略擴張上模仿、在種族主義上繼承、通過極權統治進行反制這三點,可以認為就是法西斯主義國家針對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新的壓迫發展出來的一種應對模式。但是,也可以認為,這個模式的失敗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因為歸根結底,這是以更大的非正義應對非正義,以更深的罪惡應對罪惡,當然,也就是以更快的自我毀滅應對自我毀滅。而且,兩者之間也不會在一場大決戰中同歸於盡,因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最厲害的一個“法寶”,法西斯主義國家還是沒掌握。

回顧歷史,在“二戰”初期階段,戰爭的性質與“一戰”無異,或者就是“一戰”的繼續。英國宣戰之後,一如既往按照一直以來的帝國主義戰爭來打。雖然嚴厲批判法西斯主義,但卻找不出什麼特殊的詞語。宣傳上說法西斯是“對人類文明的全面威脅”,是“現代野蠻主義的化身”,是“試圖通過武力征服世界”,其實哪一條不同樣適用於批判英國自身的帝國主義行徑呢?哪一條不是對帝國主義造成的“一戰”後文明崩潰狀況的說明呢?丘吉爾1940年那段著名的演講,“我們將在海灘上戰斗,在田野和街道上戰斗……我們絕不投降!”也無非就是延續了大英帝國歷次戰爭的傳統動員模式。

而在德國一方,經過法西斯主義改造後今非昔比,矢志於把“一戰”中失去的勝利奪回來,並向老牌帝國主義復仇。這種動力使得當時德國的反英言論相對更為犀利:“他們(英國人)可以為任何事情發動戰爭,為了擴大貿易、誘使他人吸食鴉片、奪取金礦……但總是粉飾成高尚理想。”“在300年的時間裡,他們搶占了大約40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民主只是一個面具。背後是對人民的統治和壓迫……集中營並非德國發明,而是英國人,他們才是這個主意的創造者。”“英格蘭在歐洲維持所謂的‘力量平衡’,目的是確保任何國家都無法成為領導者。他們通過戰爭摧毀西班牙、荷蘭、法國,最終將矛頭轉向德國。”這些言論當然不是故意“抹黑”,都有事實根據。至少在當時,大英帝國要想從這種指責中將自己“洗白”,幾乎是不可能的。

轉折點出現在1941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在這個月以個人名義聯合發表了一篇名為《大西洋憲章》的文告。正是通過這個文告,針對法西斯國家的戰爭被美英兩國首腦按照他們的方式加入了道德原則和所謂的“美國信念”。其中一部分內容是既針對法西斯國家也針對所有帝國主義國家的,如反對領土擴張、支持民族自決、促進國際安全與裁軍、建立“廣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體系”等基本原則;另一部分則是將法西斯主義與老牌帝國主義區分開來的,如羅斯福發明的“四大自由”等核心理念。





1941年8月10日,羅斯福、丘吉爾在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會面,會後聯合發布了《大西洋憲章》 圖自: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圖書館


這是“二戰”中的一個裡程碑事件。對於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來說,這是歷史的再次重演,“利益之戰”再次化身為“道義之戰”、“信仰之戰”甚至“哲學之戰”。相同的是,上演化身大戲的主角仍是戰爭高手盎格魯-撒克遜人;不同的是,這一次真正的主導者不再是英國而是新的世界霸主美國

84年之後回顧地看,《大西洋憲章》堪稱傑作,大英帝國通過在“民族自決”等原則上的妥協,換來了與美國的理想主義一起充當正義化身的機會,並利用“四大自由”這個與法西斯主義的區別,為自己貼上了“自由民主”的標簽。以這一年為轉折點,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陣地上高高升起了正義之旗,美英兩國憑借其強大的國力一舉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領導者。第二年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號召26個簽署國團結一致共同抗敵,宣誓“每一政府保證運用其軍事與經濟之全部資源對抗軸心國!”

將“利益之戰”化身為“道義之戰”,正是老牌帝國主義的“法寶”,更具體地說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一個擅長。正如德國人所諷刺的,英國人無論做什麼,都是“作為真理、正義的擁護者,一切美德的先鋒”。可以說,當美英兩國再次祭出這個“法寶”並據此在全世界結成反法西斯同盟之後,這場戰爭的政治之戰和人心之戰就已經結束了,後續時間就只是在軍事上徹底粉碎法西斯的戰爭機器。

正義之旗的功能十分強大。美國方面自不待言,雖然與當年威爾遜理想主義的潛在目的如出一轍,羅斯福在《大西洋憲章》中加入的對歐洲式帝國主義的反對,不過也是在為美國式帝國主義所主導的世界秩序做奠基;但是,由於獲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和領導者地位,與當年威爾遜在國內的失敗、“國聯”未能在美國立足恰成對照。這一次,羅斯福一舉取得了成功。

在《大西洋憲章》所奠定的基礎之上,日後的聯合國、布雷頓森林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等宏偉大廈紛紛建立起來,共同支撐了“二戰”後美國的世界霸權。英國方面當然也有收獲,雖然從此逐步喪失了全球霸主地位,也逐步喪失了大部分帝國海外領地,但畢竟借助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的領導者地位,“洗白”了自己過去絲毫不亞於法西斯主義的帝國主義罪惡歷史,並在戰後秩序的安排中獲得了遠高於所有歐洲老對手們的國際地位。

1945年聯合國成立,美英法三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作為戰勝國,名正言順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西斯主義失敗了,帝國主義則繼續走在勝利的道路上。

真相之三:中國俄羅斯才是世界正義的維護者

如前所述,法西斯主義起源於帝國主義導致的文明崩潰,天生帶著與帝國主義同等程度的野蠻殘暴和毫無人性。而法西斯主義作為一種極端的應對方式,不僅不是真正的反對帝國主義,反而因為其更無底線的野蠻殘暴和毫無人性而招致滅亡。

這就意味著,從反法西斯事業角度看,反法西斯必然也要反帝國主義,因為法西斯主義與帝國主義根本就是無法分開的,無論兩者之間是何種關系都不可能分開,即使曾經爆發了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也不能說其中必定有一方是正義的。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都是罪惡的,法西斯國家不可能僅僅因為與帝國主義國家開戰而自動獲得正義性,帝國主義國家也不可能僅僅因為反法西斯而將自己歷史上的罪惡完全“洗白”。

那麼,在“一戰”後的歐洲,到底哪一個社會運動是具有完全的正義性的新國家建國運動,既堅定地反帝國主義又堅定地反法西斯主義呢?當然就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這場運動,在當時的俄國一舉促成了“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俄國提前退出了戰爭,不僅保衛了自己的國家,扞衛了自身的文明,也預防了法西斯在俄國的出現。





弗拉基米爾·列寧在十月革命期間發表演講

而在當時的中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解放和革命運動,同樣也是以打倒帝國主義及其一切反動派為行動綱領的。在長達二十八年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與法西斯化的國民黨、法西斯化的日本(专题)軍國主義和西方帝國主義都進行了毫不妥協的斗爭。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滿洲省委發表的“九一九宣言”成為世界首份既反帝國主義也反法西斯的宣言,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只有工農兵武裝才能保衛國家!”的正義口號。1934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斯大林隨即發出了建立全世界無產階級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號召,中國共產黨於第二年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積極響應了這一號召。

與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進行的反法西斯戰爭相比,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反法西斯戰爭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尤其在中國,一方是中國這個長期飽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積貧積弱的落後農業國,一方是日本這個通過主動模仿帝國主義、主動接受種族主義思想,並且主動加入到德意法西斯陣營的軍國主義工業化國家,雙方力量對比極為懸殊,與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各工業國之間的國力較量完全不同。這種情況在“二戰”幾大主戰場中是獨一無二的。

中華民族長達14年的全民抗戰,中國共產黨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事實上承擔了反帝國主義、反法西斯主義、保衛社會主義陣營、在本國建立人民共和國等多重任務。正是出於完成多重任務的需要,才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包括抗日戰爭時期以反法西斯為主的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防御-相持-反攻”三階段“持久戰”,以及戰後那場以“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將革命進行到底!”、“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為號召的三年解放戰爭。

當然,這段歷史同時也是錯綜復雜的。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對本國的包圍,曾經策略性地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在中國,為了首先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戰,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進行了合作,也與已經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領導者地位的美國發展了關系。

無論如何,一個不能抹殺的重大歷史事實是,與“一戰”之後的歐洲完全不同,正是在蘇聯與中國兩國持續進行的馬克思主義革命運動,才真正實現了在兩國的土地上完全徹底地趕走了帝國主義、完全徹底地趕走了法西斯主義的壯舉,也因此而構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最具有正義性、最能代表時代精神和歷史潮流的最為光明正大的部分。

今日世界的現實再次證明,無論帝國主義者如何“洗白”自身的罪惡歷史,如何以新的身份和形象出現,也不可能指望他們完全按照《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和原則徹底地清除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和種族主義。“二戰”結束80年後的今天,形形色色的法西斯主義再次出現在幾乎所有歷史上曾經實行過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國家中,包括美國這個曾經作為世界反法西斯事業領導者的國家中,這個事實明確無誤地說明了這一點。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80年時間並不很長,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在歷史上制造出的罪惡,仍然有可能再次降臨人間。這就是為什麼在今天這個世界,中國俄羅斯必須要共同承擔起還原歷史真相、維護世界正義、守護人類文明的重大道義責任。十年前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口號“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今天仍擲地有聲!

謹以此文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