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唱歌无法推翻政权,但它让我们没被击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方皓玟的〈你是你本身的传奇〉。这首歌发行于2018年,原本只是她写给自己和一位朋友的鼓励之歌。到了2019年,这首歌开始在Telegram群组里流传,被印在口罩包装上,也被写进信封里,寄给被捕的手足。他们写道「无论世界怎么催逼你变,记住你是你本身的传奇,凭你的双手去写你故事」,这首歌后来成了许多人的精神支柱——当现实里什么都可以被涂改、模糊、吞没,这句话就像一面还没被喷漆盖掉的墙,提醒人们:你还有你的名字,你还有自己的故事。


这不是一首政治歌曲,但它在街头与牢狱之间流动,它撑住了一种不被压低的自我。当一首歌在成为「歌」之前,先成了一句话、一种信念、一段无声的拥抱,那它就已经是抗争的一部分了。

这样的转化其实一直都在发生。 〈银河修理员〉不是为了运动而写,却在一所中学被学生合唱后,留下了记过、留下了纪念,也留下了一句留言:「2021年7月,记念信义中学。每一位的银河修理员。」一首关于梦与修补的诗意之歌,被年轻人拿来对抗制度、对抗不能说话的校规。也许他们从没想过要成为「政治人物」,但在那天,他们站着唱,那就已经足够。


还有〈青春颂〉。这首歌不是喊口号,也不讲革命,它只是唱青春如何像光一样无法抓住。但正因为如此,它才特别像是那些年我们没能拥抱完的人、没能说再见的朋友,或那些站在人群里,却从此没再出现的身影。它是给年轻人自己的歌——不关乎宏大叙事,而关乎我们怎么在压抑里,还记得自己曾经活过。

甚至〈假使世界原来不像你预期〉,也是一首值得细看的歌。它没有明言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唱,但在2020年,当抗争走入低谷,当越来越多帐号停更、街头沉寂,这样一首关于「现实和想像之间落差」的歌,被无数人默默加入播放清单。这些歌,没有在新闻出现过,却在耳机里陪人走过日子。

你会发现,一首歌变成抗争歌,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它「够激烈」,而是因为它在「那个时刻」给了人一点重量,一点力量,或者只是一点点陪伴。

甚至连〈光辉岁月〉这样的经典,在雨伞运动时曾一度被批评为「左胶」、「失败主义」,却在反送中运动里再次被大合唱。人们或许不再相信它能「改变世界」,但他们还愿意唱它——愿意,就是抵抗。

抗争歌从来不是某个类型,它可能来自独立音乐人、流行偶像、busking歌手,也可能是匿名网友在论坛上临时写下的一段旋律。它可能高举拳头,也可能轻轻唱着「没关系,你已经够好了」。在这个越来越难发声的时代,能够被唱出来,本身就已经是勇气。

所以,什么是抗争歌?

也许,是那首在你逃跑时还在耳机里播着的歌;是你在法院外看到有人小声哼唱的旋律;是你在记过通知单上看到同学抄下来的歌词;是你在深夜点开YouTube时,留言区里满是「谢谢你陪我走过」的那首歌。


它不一定呐喊,但它一定有人在听。

它不一定要你上街,但它让你知道,你不是孤单一人。

三、在歌声中抵抗(上):台湾──情绪的风景,音乐的行动


如果你曾在2014年春天走过台北立法院附近,也许会记得那样一个夜晚——那里有帐篷、书架、便当、甚至还有一架钢琴。那是一场由学生主导的占领运动,人们称之为「太阳花学运」。而在那样一个喧嚣又专注的现场,有一首歌像黎明前的灯火被静静点亮。

那首歌叫〈岛屿天光〉。

它是灭火器乐团为这场运动特别创作的作品,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的学生向主唱杨大正邀歌,录音现场就是占领立法院外的人群。那天的录音不完美,有人音准浮动,有人进拍太快,但歌声真诚地拥抱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不是一首唱给外界听的宣传歌,而是一首为了彼此而唱的歌——唱给坚守、唱给犹疑,也唱给将来的自己。

「天色渐渐光/咱就大声来唱着歌/一直到希望的光线/照着岛屿每一个人」歌词里有光,也有等待,那是一场不确定的运动里,少数能让人安静地相信「我们不是孤单的」证据之一。

如果说〈岛屿天光〉是写给一场社会运动的歌,那么在台湾,还有许多歌是写给某一种沉默太久的痛。

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就是这样的一首歌。这首歌改编自2000年高雄发生的校园性别霸凌事件——叶永鋕,一位喜欢跳舞、举止比较阴柔的男学生,在学校被排挤,最后在厕所滑倒死亡。多年后,蔡依林用这首歌讲述那个被「正常」社会拒绝的人,唱出一句:「玫瑰少年在我心里/绽放着鲜艳的传奇/我们都从来没忘记」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