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唱歌无法推翻政权,但它让我们没被击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们都看过那样的片段:在商场里,人群忽然停下,手机举起,歌声浮现;在中学课室里,有人不小心哼出一句熟悉旋律,四周的人安静下来;在某一场记者会之前,有人轻声问:「你还记得那首歌吗?」那是一种比口号更内敛的动员,比标语更深的情感认证。你不用知道那个人是谁,你只要知道他也在唱,你就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在一个城市几乎忘了如何做梦的年代,音乐还在教人怎么记得。

它记得那个原本属于所有人的公园,被重重铁栏包围之前,是什么样子;它记得那些从没写进报导的眼神、握手和道别;它记得那些没有名字的人,他们没有进入历史,但曾经在历史里用声音留过痕迹。


一首歌,也许无法让整个社会改变方向,但它能让某一个夜里快要倒下的人,撑过去。它是那条从一个人心里伸出的线,在黑暗中轻轻碰触另一个人心里的某处。不是拉,而是碰,轻得几乎不可察。但就是这么一点点,人就不会散。

那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连结——你开口,我回应。没有指挥,没有协议,没有准备,但却能在瞬间完成一首合唱。这不是因为我们练习过,而是因为我们都需要那一点证明:我还在,而你也还在。

有人曾说,真正的城市不是高楼,不是路线图,而是人之间愿意彼此靠近的那个距离。而音乐,就是让这个距离变得可能的东西。

唱歌的人不一定是勇敢的,他可能也很害怕。但唱歌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对那种想要放弃、想要遗忘、想要干脆闭上眼睛不再理会一切的自己,说:「不行,我还不想。」

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太多的裂缝:社会的、政治的、语言的、伦理的,甚至连家庭和爱里,也有分裂。我们学会了怎么切割,怎么保护自己,怎么不去碰那些伤口。但音乐不会避开那些伤口,它只是坐在你身边,陪你一起呼吸。


有时候,它什么都不说。它只是一句旋律,或是一段空白。但那也足够了。因为它没有责备你太慢、太懦弱、太感伤。它只是陪你。

它不需要结果,它不问你要不要胜利,它只问你:「你还好吗?」

也许我们终究无法改变什么,也许有些时刻永远回不来,有些人永远也不会再唱。但这些歌曾经在我们体内震动过,那些声音的回音,已经留在我们的骨头里、记忆里、语言里。


而这就是它留下的东西。

不是旗帜,不是教条,不是战果,而是:当你想念、想说话、想有人在时,你会想起那首歌。

也许有一天,这些歌会从公共空间中消失,被审查、被遗忘、被替换;也许它们会像某些人一样,被标签、被处罚、被封印。但在那之前,在我们还记得的这段时间里,它们都还是活的。只要有人愿意唱,只要还有人听见,那些歌就没有死。

而我们,也还没有被摧毁。

我们还在唱,因为我们还在。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