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肝癌罪魁祸首被揪出 毒性是砒霜的68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赵先生今年45岁,前段时间因持续腹痛、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而到了医院就诊。医生面诊发现他眼睛发黄,怀疑是肝功能异常。


经血检发现他转氨酶指标已达正常人的十倍,呕吐物检测黄曲霉毒素超标。问诊后了解到他此前吃了包霉变的花生,正是这包霉变的花生引发了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

不要小看霉变的东西,不小心摄入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有些霉变食物产生的毒素毒性更甚于砒霜。


一、肝癌大户被揪出,毒性是砒霜的68倍!

黄曲霉素是由寄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在霉变谷物中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毒性和致癌性很强。早在1993年,黄曲霉素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了一类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高出氰化钾十倍,仅一毫克就可诱发癌症,20毫克就能致死。

短期内摄入大量黄曲霉素,可能会引发急性中毒,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或者致死。

长期低剂量摄入黄曲霉素,可能会破坏肝细胞DNA,诱发基因突变导致肝癌,其慢性毒性可能会损害肾脏、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另外,黄曲霉素致癌性很强,可能会增加肝癌、胃癌、肾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北京医科大学曾经做过相关实验,分别把40雄性大鼠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接受黄曲霉素B1处理的大鼠,共有25只,第二组是实验对照组,共有15只。经过60周的实验时长,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大鼠有20只出现了癌症,其中肝癌有18只,胆管细胞癌有2只,肝癌的发生率高达80%。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经意摄入黄曲霉素,长时间可能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因此要远离容易滋生黄曲霉素的食物。

1、食用油

玉米、花生米是常用食用油的食材来源,如果原料中有霉变的玉米、花生,或者榨油机长期不清洗,可能会导致食用油黄曲霉素超标。

2、久泡的木耳

木耳一般用凉水浸泡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木耳泡的时间太长,可能会产生黄曲霉素等微生物毒素。


3、霉变食物

花生、小米小米、豆类、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一旦发生霉变,里面会产生黄曲霉素,食用后会增加致癌风险。

4、筷子和砧板

多数人家里的筷子和砧板是木制品,用久了可能会发霉,带来健康隐患。

5、调味品


八角、干辣椒、干茴香等调味品霉变后,可能会产生黄曲霉素,用到饭菜中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

二、这2种水果尽量少吃,小心肝癌不请自来

一说起黄曲霉素,相信不少人都有看过新闻,某地经营水果的夫妻因为节俭,长期吃着店里的发霉水果,结果双双被检查出肝癌。

现在天气也越来越热,各种水果也开始上市,但有2种水果就算是再便宜,也要尽量少吃。

一种是变质腐烂的水果。这类水果可能会产生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节菱孢霉菌毒素、黄曲霉素等毒素,食用后轻则带来肝肾毒性,重则致癌致死。即便切掉烂掉的部分,霉菌可能已经随着汁液在水果内蔓延开了。

另一种是街边的水果果切。现在不管是超市还是水果店、街边的小商贩,不仅有完整的水果卖,还有切好的水果果切,很多人为了方便,会选择花更高的价格买这种切好的水果,但其实水果果切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

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些水果在被切之前是不是新鲜的,有没有变质发霉,这些都是不能保证的,万一它是由腐烂的水果重新加工的,这样的水果果切健康隐患非常大。

上文以及提及变质腐烂的水果有可能存在多种霉菌,而且有可能已经入侵水果内部,切是切不掉的。

另外水果果切的操作环境也很重要,比如工作人员有没有戴手套、水果有没有洗干净后再消息、用来切水果的砧板干不干净,有没有霉菌,这些都是看不见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