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小米: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拐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过去了三分之一,有不少车企的指标完成度很高。小鹏已经完成年度销量的37%,吉利完成31%,实现全年的目标并不困难。


然而像上汽智己、广汽埃安、蔚来等车企/品牌,进展相对较慢,其中智己只完成了十分之一,想要完成全年目标,除非实现大幅度突破。




车企正在跟时间赛跑,跟竞品赛跑,跟自己赛跑。

#

Vol.2/ 智能化提速

3月安全事件的影响,在4月得到了集中体现。整个4月,智能化成为了关键词。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速,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市场渗透率已从2021年的23.5%增长至2024年的57.3%,预计今年L2级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70%。

这种背景下,智能化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成为重要工作。

4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力图推动相关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被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

车企智能化的动作也在提速。L3级自动驾驶今年将进入量产阶段。


华为(专题)发布了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4,首发量产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首创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靳玉志称,2025年有望具备L3的商用能力。

同时,上汽智己也宣布今年将落地L3级量产自动驾驶系统,L4级Robotaxi即将在上海浦东机场至迪士尼路线投入运营。

广汽发布C01、G-T01、G-T02等12款车规级芯片,使用场景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冯兴亚透露,第四季度,广汽的L3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除了技术战,价格战也在同步。今年2月,比亚迪掀起了“智驾平权”,或许是受到比亚迪的压力,华为的智能辅助驾驶也在下探。据36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品牌计划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该车将搭载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其价格将在15-25万之间。


此外,零跑宣布对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免费开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

价格战、技术战之外,从3月开始,智驾安全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发文要求,车企需停止使用“智驾”“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采用“辅助驾驶”或“智驾等级+辅助驾驶”的命名方式。

4月30日,余承东在发布的科普视频中,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替代了此前常用的"智驾"说法。随后,厂商均更改了宣传内容。

"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智驾Max"则改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理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品牌门店在产品宣传中,均显着降低了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强调。

4月底,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并且在倡议中,华为将与各品牌讨论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实时风险提示等,帮助用户提升安全驾驶的意识。

这个趋势还在延续。5月,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试图通过强制“新国标”等方式,破解隐藏式车门把手等设计背后的安全隐患。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7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