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千金散尽还复来:巴菲特教给我们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身处财富分配高度畸形的社会,巨额财富不应沦为个人的累赘。


五月初的奥马哈依然春寒料峭,但却挡不住全球投资者的热情。2025年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如约而至,数万名“朝圣者”从世界各地涌向这座美国中西部小城,只为聆听95岁高龄的沃伦·巴菲特最后一次以CEO身份站在舞台中央,分享他的智慧。

这场持续近五个小时的答问盛会,在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卸任并由格雷格·阿贝尔接任中达到高潮,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与不舍的欢呼。这一刻,巴菲特依旧面带温暖的笑容,目光所及是台下无数崇敬的眼神。


这既是巴菲特作为伯克希尔CEO最后的谢幕,也是他传奇人生的新起点,一个关于财富、责任与智慧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

价值投资的恒心与演进

伟大谢幕之际,回顾“股神”巴菲特80余年的投资生涯,价值投资始终是其信奉的圭臬——买入具有内在价值且价格被低估的优秀公司股票,耐心持有,等待价值回归并持续增长。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主要受到了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影响,后者一直秉持“永远别赔钱”的铁律和“安全边际”原则,将风险控制置于投资决策的核心。

巴菲特常说:“规则一:永远不要亏损。规则二:永远不要忘记规则一。”这一幽默却严肃的警句,反映出他对风险的深刻敬畏和对本金的高度珍视。正因如此,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的熊市低谷,还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抑或2008年的金融危机,巴菲特始终能牢牢守住伯克希尔的根基。正如他所言:“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会知道是谁在裸泳。”这些年来,无数市场周期证明了他的远见:坚持价值、控制风险者方能笑到最后。


长期主义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另一基石。他以超乎常人的耐心持有股票,被世人称为“时间的朋友”。“当我们拥有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管理层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他在早年的致股东信中如此写道。他确实身体力行:从持有可口可乐股票超过三十年,到对美国运通、吉列公司等经典投资的几十年守候,巴菲特用时间换取复利,用定力穿越牛熊。在他看来,股票代表企业的部分所有权,而非一纸投机券。因而,只要企业基本面稳健,短期股价波动根本“不值一提”。他经常引用一句谚语:“不要等着摘苹果的那一天才去栽种苹果树。”正是这种着眼长远、拒绝急功近利的投资态度,使伯克希尔从一家纺织小厂蜕变为市值逾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当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并非一成不变。早年他强调“能力圈”,避开自己不懂的高科技行业,这让他错过了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早期投资机会。他也毫不避讳谈论这样的失误,在多次股东大会上坦言没买谷歌和亚马逊是“巨大的失误”。然而,正如查理·芒格所评价的那样,巴菲特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会承认错误并不断学习

从2010年开始,巴菲特就已经开始软化对科技股的拒绝态度,并在2016年破例大举买入苹果公司股票,令市场震惊。当时88岁的他依然用着老式翻盖手机,却敏锐洞察到iPhone对于消费者的不可替代性和苹果生态的深厚护城河。事实证明这一转身极为成功——苹果公司后来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最耀眼的明珠,也为公司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惊人收益。今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幽默地表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苹果CEO库克为伯克希尔创造的财富远超我自己。”


这句自嘲式的“道谢”背后,是他对科技变革的开放心态和自我突破的勇气。巴菲特从不讳言自己的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九旬高龄仍保持学习之心,不断丰富着“价值投资”的内涵。从坚守价值、聚焦长期,到拥抱变化、择机而动,巴菲特用一生示范了投资理念的坚守与进化。

在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他再次向股东保证:“伯克希尔的股东可以放心,我们将永远把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永远不会优先选择持有现金而放弃拥有优质企业股权。”

99%以上财富终将归于社会

在人们眼中,巴菲特不仅是投资场上的传奇,更是慈善领域的标杆人物。早在2006年,他就成为世界上继比尔·盖茨之后第二个承诺“裸捐”的知名企业家。他把资产的85%捐赠给5家慈善基金会,其中包括以已故妻子苏珊命名的基金会、三个子女各自管理的基金会以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自那以后,每年感恩节前夕,他都会例行将一定数量的伯克希尔股票转赠给这些基金会。

截至2024年,巴菲特已连续四年蝉联《福布斯》“美国最慷慨的亿万富豪”榜首,累计捐赠财富达567亿美元。简单核算后可知,如果没有这些年持续的巨额捐赠,巴菲特本可以超越马斯克成为新的世界首富。但在巴菲特看来,财富的意义远非个人名次的攀比。他坦言:“几十年来,我仅仅通过做我喜欢的事情就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资金,社会需要使用这些财富,我并不需要。”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