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網吐槽的反人類設計,車企這回聽勸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行業轉型已現端倪。


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Euro NCAP)2026年新規明確要求:轉向燈、雨刮器、緊急呼叫等關鍵功能必須配備實體按鍵,過度依賴觸控屏的車型將被降低安全評級。

而面對消費者持續攀升的投訴和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多家車企開始回調激進的全觸控策略,並計劃讓物理按鈕重新回到汽車上。




(圖/《飛馳人生2》)

保時捷在2024款卡宴上重啟實體鍵和旋鈕;寶馬iDrive系統新增觸控板以減少屏幕操作;小米SU7發布會上,雷軍更是強調不能學習特斯拉做全觸控,實體鍵一定要有所保留……

車企重新裝上實體鍵,說明他們終於開始認真聽用戶說話了。過去那些為了炫科技而堆砌的觸控設計,現在正被現實潑冷水——好用的科技,得用在刀刃上。


但別誤會,這可不是要退回到“只有按鈕”的老古董時代。

事實上,實體按鍵與觸屏操作,從來就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系。就像沒人會因為觸屏手機流行,就要求把電腦鍵盤全換成觸摸板。車裡的空間再金貴,也容得下旋鈕和屏幕各司其職。

說白了,關鍵不在於用什麼操作方式,而在於如何把合適的功能,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圖/pexels)

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博士、人車關系實驗室負責人龔在研就曾表示,在步驟較少、目標非常封閉的情況下,如空調溫度調節等基礎操作,采用實體鍵是有價值的。但是一些步驟較多、目標非常開放,如呼叫聯系人、氛圍燈設置等功能,用語音和觸屏更為高效。

不是要消滅實體鍵,也不是要取消觸摸設計。軟硬兼施,兩者共存,才是最優解。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