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紅毯封胸了!戛納發布最嚴限露令:太暴露不讓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每年一到五月,南法的空氣中就透出幾絲熱鬧。不是因為天氣好,而是因為一年一度的電影圈盛會又來了!


是滴,2025年第78屆戛納電影節,即將於5月13日至5月24日舉行!

說得清楚明白一點,開幕式就在明天。


這場橫跨11天的電影盛事,不僅是全球電影人的朝聖地,更是紅毯、時尚、名場面和爭議的生產大戶。

畢竟,有人是為拿獎來的,有人是為了看穿搭來的,還有人,連片都不看,就沖著紅毯圖集吃瓜的。

但今年,戛納可能要和“性感大片”說再見了。因為,組委會說了——穿太少,紅毯不讓上。

等等?什麼?紅毯還能“限穿”?

在我們討論這條“新規背後藏著的舊焦慮”之前,先來看看——今年戛納,有哪些看點?



首先,來說說本屆戛納的整體情況。

今年的主持人法國演員羅蘭·拉斐特(Laurent Lafitte),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擔任開幕閉幕式的司儀了。



上一回還是在2016年,當年他還在台上大膽開了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玩笑,留下不少“名場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擔任評審團主席的是法國國寶級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

她不是那種紅毯上特別搶鏡的類型,但卻是三大電影節都拿過影後的實力派,是那種在攝影機一閃時,站著不動就自帶劇本的女人。



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期待一波。



此外,本屆電影節的主視覺海報也已經發布,延續了戛納一貫的“留白風”。

海報的靈感來源是法國電影導演克洛德·勒盧什(Claude Lelouch)在1965年上映並獲得了戛納金棕櫚獎的經典愛情片《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並且首次推出了雙海報的設計。



一部電影很長,但海報挑的都是精髓。

比如,這部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幕,就是男女主在海灘上長達二十秒的擁抱,這是愛情的純粹,也是愛人的堅韌。

海報的背景是一片水面,陽光折射出金光,人影似隱似現,像是光影與現實的交匯……



有人說,戛納今年想走得更“純粹”一點,畢竟近幾年紅毯喧囂壓過電影聲,多少有點本末倒置。

這話倒也不假。

雖說電影節當然是看電影的,但對不少觀眾來說,戛納的紅毯就是法國的時尚春晚,也是傳說中各種18線賴著不肯走拼命凹造型的致命誘惑。

每年紅毯上一波又一波“視覺沖擊”,簡直比首映大片還上頭。模特、女演員、博主、設計師集體出招,這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奇斗艷。

要說起那些年戛納紅毯的名場面,貝拉·哈迪德(Bella Hadid)必須擁有姓名。

2016年那會,她就以一襲高開衩的紅色禮服成為當年紅毯上的焦點👇





這裙子開衩開到走起路來就必須付費的程度,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貝拉在戛納紅毯上留下了一席之地。



之後,她的戛納紅毯畫風就一直是這樣,尺度就沒有縮小過。

2021年是金屬肺葉頸鏈+深V黑裙,很難說遮住了啥👇



去年,她再度登場,直接真空上陣,只穿了一件全透薄紗褐色禮服,長這樣👇




別問為什麼只有背面,因為正面是需要打碼才能求生的程度。

總之,在過去幾年裡,戛納的紅毯逐漸從“禮服比拼”演變為“誰更敢穿”的戰場,甚至有網友調侃:“這已經不是紅毯,是布料逐漸消失的魔術表演。”

So,終於,在2025年的春天,戛納祭出了有史以來最嚴格的紅毯著裝新規。

記住關鍵詞:Decency,體面。

官方發布的行為規范指南是這麼說的:“出於體面和禮儀原因,紅毯及電影節區域內禁止裸體、半裸或明顯裸露穿著。”





簡單粗暴地說——你穿得太露,迎賓會直接請你回家。

為了防止有人頂風作案,組委會還規定:

現場工作人員有義務阻止不合規穿著者上紅毯;

鼓勵穿著傳統禮服、晚裝、黑裙、長褲套裝;

男性建議西裝、燕尾服,不接受“隨便風”;

女士允許穿小黑裙、優雅上衣、正式長裙,但不允許“視覺沖擊型”穿搭


說起來,這還是戛納第一次明文“紅毯封胸令”,確實很罕見。



那麼,問題來了,穿得少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為啥主辦方現在才開始收緊呢?

從官方口徑來看,這一系列新規是為了維護電影節的“文化純潔性”。

但其實,還有一些隱藏的現實動因。



👉 電視轉播壓力

要知道通常都是法國主流電視台負責承擔戛納實況的播出,近年來因為“尺度過大”被投訴算是常事了,媒體也會擔心因畫面爭議引發節目下架或廣告流失。

👉 風頭被穿搭搶走了

過去幾年,“戛納紅毯穿什麼”成了流量密碼,電影本身反而沒人記得。連電影節主辦方都不得不承認:“現在上紅毯的不再是電影人,而是博主和模特。”

這多少有點跑題,電影節努力回歸“電影”也可以理解。

👉 戛納不想重蹈復轍

此時,必須提一下坎爺和他媳婦比安卡。

雖然比安卡並沒有走戛納紅毯,但她和坎爺的極限穿衣哲學,已經把“全世界的審美底線”拉到了一個新坐標。

在今年的格萊美、時裝周等場合,比安卡的造型曾霸占了無數娛樂頭條。走哪都是全身真空、布料神隱、尺度炸裂,讓她成了“穿得最少卻最吸睛”的現象級存在,也讓她的出現基本等於“紅毯預警”。

主辦方顯然不想讓戛納變成格萊美2.0,於是提前祭出紅線,防患未然,堵住任何即將到來的比安卡式驚喜。





話說回來,新的規則也不代表紅毯就不好看了,只是看點,從“露多少”變成了“誰更會穿”。

穿得保守,可不等於保守時尚。

所以,今年你可能會看到:

極簡風禮服如何穿出新鮮感,“遮得嚴”的同時還能展現氣場,誰在造型裡藏了小心機,或者哪位女星一身正裝,卻依舊艷壓全場……

畢竟,優雅從來不靠裸露定義。



有人說戛納紅毯的新規是一種“倒退”,也有人覺得這是“時尚審美回歸理性”的信號。

但無論你站在哪一邊,2025年的戛納,確實變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