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困境:中年失業 青年蟄居 老年養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經濟因中南海一系列政治導向陷入動蕩,但後果卻由老百姓承擔。中國社會現在出現一種畸形的圖景:中年失業、青年蟄居、老年養家。


七十多歲的家庭頂梁柱

這種現象在大陸已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實,去年11月份,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高善文本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民眾的經濟狀況是“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和生無可戀的中年人”。


多家大陸媒體對此現象進行了報道,專注於中國青年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的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團隊對此主題進行了挖掘,文章中說:

2001年出生的小花,發現現在想在沈陽找一個雙休、扣完保險到手四千以上的工作太難了。在求職過程裡,小花不僅沒找到工作,還被對方拒絕語氣打壓得喘不上氣。

可當她得知大學同寢室的四個人全在家“歇菜”,忽然就吐出了胸口憋著的那股氣。

鄰居在電梯裡遇到了小花,關心地探究小花為什麼沒上班?小花所答非所問,“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都不上班嘛!我爸都失業了。我們一家五口,就我媽一個人上班。這麼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我不上班不很正常!”

像小花一家三代人依靠祖輩養老金來資助生活的情況,不是個例:她的70多歲的奶奶和爺爺的退休金加起來將近六千塊錢。這筆錢養活一家五口,不成問題。

財經頭條號作者略大參考v的另一篇文章中寫道:在以東三省為代表的老國企林立的工業城市裡,無數領著一兩千元公司的職工,做夢都盼的一件事情就是:退休。這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從此不再受企業經營狀態的影響,甚至比兒女都要靠譜。

以邵東一家三代為例,目前,他們的家庭收入結構是階梯狀的:收入最高的,是作為60後的邵東父母,兩人退休金分別為六千多、五千多;第二梯隊,是作為40後的邵東爺爺奶奶,兩人退休金分別為四千多、三千多;第三梯隊就是邵東,2022年以來,他的平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


比“收入最低”的地位更加讓邵東不安的是:全家人裡,只有他的收入無法確定會持續增加。事實上,受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他的很多失業朋友都在降薪找工作。

邵東就記得,每次家庭聚會時,爺爺都笑眯眯地說:“活著就是掙錢,真好。”

北京人趙航現在是滴滴司機,妻子是美術老師,二人的月收入加起來只有7000元,而父母二人的退休金超過1萬,承擔著家庭的主要支出。

在趙航看來,這種住父母房子,花父母退休金的生活很正常。他也努力過,但再怎麼折騰,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勉強過萬,後來活兒越來越難幹,他也就認命了。


“幸好還有我爸媽”,他唏噓,小時候經常跟小伙伴討論“誰爸的車好”,而如今,他和朋友總聊到“誰爸的退休金更多”。

“你發現沒,現在大家都不罵啃老的人了”。趙航很慶幸這樣的變化。只是,他也說不清楚,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圖為2025年3月3日,中國東部安徽省合肥市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們正在參加一場招聘會。(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全靠老丈人經濟上的幫補

西南某國有大型企業員工鍾先生今年50出頭,夫妻兩育有一兒一女。鍾先生表示,目前廠裡只發放75%的工資,剩下25%作為年終獎金發放。“我和我老婆現在每月各自能拿到3000多元。領導說,現在國家處於非常時期,要大家支持國家,過苦日子挺過貿易戰這幾年。但大家心裡都有怨言,但沒人敢說出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