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留学生: 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成时代牺牲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根据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和招聘平台“猎聘”发布的调查报告,2023年有17.73%的留学生打算毕业后考公务员。

自主创新的中国,还需要“海归”吗?


崔大伟曾经提出“短缺理论”,指过去的“海归”被视为“缺门”——一个缺少但需要的东西。

他访问过20位中国大学校长,不少人正面评价“海归”,认为他们视野宽阔、接受过更好的培训,有助改变学院环境。但近年来,中国不断强调自主创新。有人认为中国的“往内收”、减收国际交流,是在体现中国的自信。

高鹏所在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处在战略竞争及政治动荡前沿。他觉得,中国距离技术自主还有一段距离。他举例,中国汽车从发展到站在世界前沿花了30年时间,主要依赖和国外车厂合资,“引进的不仅是流水线,还有它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汽车主要零件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企手上,“你想不进入全球化,实际上是很难的”。

高鹏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外的先进产品进来、先进技术进来、先进人才回来”,也有赖中国人“兼容并包”的特性。所以目前的中国,“应该更多吸收别人先进的东西,而不是说是去防着别人”,高鹏轻叹,否则“又回到了多年前中国的那种状态吧”。


目前大概只有1100名美国大学生中国留学。“英文有一个说法,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跟自己过不去),”崔大伟说,“中美关系没有这样的人,我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崔大伟是加拿大人,他觉得自己留学生的身份,带给自己很多跟人交流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国家之间理解彼此很重要。

张妮也是这样想的。“我的童年都是奥运会、世博会,就是看到外国人,妈妈都会推我上去跟人家讲话,训练口语,”她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碰撞有很多想象,而留学是一个机会,“它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更多国家、文化、政治体之下,人们是怎么生活和思考的。”


她在2023年到美国留学,那是中国疫情封控全面放开后的第一年。张妮记得出发之前,朋友在饭局上开玩笑,叫她不要当间谍。张妮笑了笑,“我觉得他们不会当真,但是大家就是会这么说嘛。”

张妮非常喜欢中国的土地和人文。出国后听到有人说中国不好或“反贼言论”,她都会感到非常难过,但也是因为她看见,才有沟通的机会。“我觉得这个世界总还是需要沟通的。”张妮说。



近年来,中国不断强调自主创新,有人认为中国的“往内收”、减收国际交流生,是在体现出自信。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97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