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留学生: 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成时代牺牲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海归”还有什么优势?


近年来,中国留学热潮开始回落,“海归”大增。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2020年海归人数为77.7万,首次超过留学的45.9万人。而到了2021年,海归人数更超过104万。

不断扩大的还有中国应届毕业生——随着大学扩招,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高达909万人。在就业场域上,海归要和大量国内精英一同竞争,他们对自身定位有了变化。


一开始听到国行不招留学生的消息时,陈剑说第一下感觉是被歧视了。但他后来思忖,觉得还是竞争者太激烈,“清华北大的都顶破了头,就没有必要为留学生再开这个口子”。

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完两年研究生后,在2022年回国,目前在百度负责金融体系方面的工作。尽管这家大学QS排名32,陈剑也不觉得海归的身份带给他优势。“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话可能还是有一些闪光点,我的两个学校大家都没听说过,知道也记不住,”他认为,“这是一个劣势”。

刚改革开放后,学生大多拿着奖学金出国,被视为精英尖子。但出国留学变得容易,学位的含金量变相稀释。有支持董明珠言论的留言认为,现在的海归是一群“国内学习成绩平平却有钱的公子小姐”,“不是以前的海归”。


现在一年制的硕士在中国网络社群被称为“水硕”,认受性变低。2024年,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在校园招聘公告里,明列了“国外院校不建议、一年制硕士不建议”。

那么海归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优势?


张妮认为如果工作是对外相关的,国际背景、视野还是有它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或许在慢慢减少,“国内已经一直在强调‘内循环’经济模式,很多产业减少与国际市场的依赖,自然所在岗位就不那么需要有国际背景的人。”

高鹏在工作中曾负责技术人员的招聘。作为一个招聘者,他坦言如果面试者有留学背景,“也会非常感兴趣”。“他在国外大学上过学的话,语言能力可能不会太差......包括对国外的认知,应该还是有一些加分项吧。”

至于董明珠的言论,高鹏认为这有点“因噎废食”,“海归其实也是个中国人,只不过在国外有一段留学经验、学习了更多的东西、扩张了自己视野,那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高鹏觉得,警惕间谍是国家面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防御行为,但企业还是应该避免营造同一种氛围。“商业行为是商业行为,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这个东西你不可避免,”他说,“但是你最好不要去把它放大”。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5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