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在唯一的爱情小说里,鲁迅藏了什么样的恐怖真相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是的,其实《伤逝》也有一个副标题,叫《涓生手记》。鲁迅先生写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的情况非常常见,《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故乡》等等都是如此,故事中都有我,并多以“我”的回忆,以近似意识流的笔调展开叙事。但《伤逝》是这其中唯一一篇“笨笨”的加了一个副标题的。鲁迅通过“涓生手记”这四个字,似乎在暗示读者什么。


那他在暗示读者什么呢?会不会跟《我妻之死》一样,作者在暗示读者,小说中对于涓生和子君故事的描写,其实未必是这样“保真”的,它是一个丈夫在得知妻子惨死后的“忏悔”,但即便是在这“忏悔”当中,丈夫也可能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些,对两个人的故事做了诸多有利于自己的美化,如果读者不能识破这层叙事诡计,被叙事者的情绪、立场带着走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像接受《我妻之死》中:“我老婆死了,一怪加拿大医疗不给力,二怪她自己太要强,我本人绝无过错,是绝世好男人”的隐藏观点一样,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部小说。

而我们“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判子君这种知识女青年”的质疑,也就是从这种谬误中生发出来的,而这并不是先生的本意。


那么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呢?《伤逝》是否是一本作者有意编织了叙事陷阱,明贬子君实谴涓生的小说呢?

我们带着这个假设重读小说进行验证。就会发现,小说中其实有很多彼此勾连的暗示,都在指向这个猜测。

比如在小说的开篇,对于子君的形象,涓生本来是这样回忆的:

“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房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像。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后来也想,倒不如换一张雪莱淹死在大海里的记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罢;但也终于没有换,现在是连这一张也不知那里去了。”

在这个回忆当中,子君被塑造成的形象是一个单纯到有些“傻白甜”的女学生,崇拜并且接受涓生这个进步男性的引导,而涓生在为讲子君引导向进步新世界自鸣得意的同时,却也对她暗含批评,觉得她“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

可是,仅仅交往了半年的时间,子君就被涓生“改造”成了一个能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自由女性。这个转折被放在一起其实是有些突兀的。

如果这一点还能被理解为涓生作为男性魅力无穷、外加洗脑能力强大。那你再往后看,在两人婚后,涓生一方面很享受妻子对他的依顺,另一方面却又逐渐对这依顺心生了很多厌倦与不满。回忆到:“我们在会馆里时,还偶有议论的冲突和意思的误会,自从到吉兆胡同以来,连这一点也没有了;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

这其实就与前文矛盾了——在涓生的最初叙述中,子君原本不是一个“旧思想未脱”但有着传统女孩的依顺,涓生说什么她都默默点头的乖乖女么?怎么又能与他又“议论的冲突和意思的误会”呢?须知那是在一百年以前,能做到与涓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作“议论的冲突”的女性,只怕绝非凡品。

所以结论只能是,在涓生的叙事中,显然有大量的真相他为了宽慰自己而被有意掩藏了,子君显然不是一个他描述中那样的女性。

这种遮掩在小说的其他段落中也非常明显,比如文中提到:“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经当面骂过我。”


从这一短段文字当中,我们得知子君的家庭是对涓生是有许多不满的,但这不满究竟为何?小说却在此处戛然而止,并在后文中再也没有呼应。

在不该留白的地方留白,这其实并不符合第三人称小说的叙事逻辑,但却符合一个自知有愧的回忆者,有意自我遮掩时的思维习惯。

而到了小说的结尾处,似乎时担心读者还没看明白,鲁迅直接让涓生以如此的文笔结尾:

“ 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

我要遗忘;我为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了遗忘给子君送葬。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1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09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