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克蘭危機: 出國打工娶了一位烏克蘭姑娘 現在只想回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是長治,1975年出生於物產豐富的遼寧省遼陽市。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每個人肩上便成了一座山。95年下崗潮來襲,我淪為眾多失業者中的一員,為了謀生,想盡出路。

機緣巧合,我兩次來到俄羅斯“淘金”,意外娶了烏克蘭媳婦,生了一個混血女兒,期間還留學8年,45歲碩士畢業。


在異國打拼的生活,讓我感受到了中俄文化的差異和靠學習沉澱自我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背井離鄉、思念家人、故土的無奈心酸。如今已近不惑之年,

回首往事,不談值與不值,只想繼續努力,發揮一個小人物的光和熱。

我出生在遼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中,父親靠在市場上做些小生意維持家裡開支,母親是家庭主婦,家中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

從小我就喜歡跟在父親身邊,在市場上那些人來人往、熱鬧喧嘩的場景中探索新鮮,耳濡目染間我對做生意也有了幾分認識。

高中畢業後,我到當地的一家儀表廠工作。沒想到1995年時遭遇下崗潮,我和很多人一樣淪為了無業游民。




(我們一家三口在天安門前合影)

那時的待業青年太多,因為找不到工作,年紀輕輕只能坐在家裡,簡直把人都快逼瘋了。沒有收入,很多人不得不自己想辦法求發展。

機緣巧合下,聽朋友談起他在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淘金”的經歷,說是淘金其實就是掙錢的意思。伊爾庫茨克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位於貝爾加湖南端,被稱為淘金城。


19世紀後期,在列娜河發現了金礦,西伯利亞的淘金熱開始了,人們陸續奔向這裡希望發家致富。後來,人們便把到俄羅斯謀生掙錢也稱為淘金。



(我的女兒)

那時候俄羅斯輕工業產品稀缺,很多中國人看准商機,將小商品及服裝等,通過手拎肩扛,乘坐火車帶到俄羅斯出售給當地人,這些商人被稱作“中國倒爺”,朋友便是其中之一。

我看朋友在伊爾庫茨克經營的服裝生意不錯,就想著去那發展看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