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改变了日本的福泽谕吉为什么大力"反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就拿孔孟先哲来说,“假若他们真的具有真知灼见,并能摆脱当时的政治羁绊,开辟一个新的局面,讲解人类的本分,确定万世不易的教义,则他们的功德必将无比宏大”。


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终身被限制在这个范畴之内,未能迈出一步,因此,他们的主张就自然不成体系,不能成为精湛的理论,大半掺杂了政论,以致贬低了哲学的价值”。

为了验证自己观点的准确性,福泽谕吉如是分析道:


孔孟学说,是讲正心修身的伦常道理的,毕竟是讨论抽象的仁义道德的,所以也可以称为伦理学。道德是纯洁的,不应该轻视。对于个人来说,它的功能是极大的。

但是,道德只是存在于个人的内部,与有形的外界事物接触并不发生作用。所以,如果在未开化的和人事单纯的社会里,它对维持人民的秩序,是有用的。

而伴随着广大民众的民智的逐渐开化,它的功效必然逐渐丧失。

假使现在还想以内在的无形道德,施于外在有形的政治,想用古老的方法处理现代的事务,想用感情来统御人民,这就未免太糊涂了!这种不考虑时间和地点的情况,恰似想在陆地行舟、盛夏穿皮裘一般,事实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事实证明,数千年来一直到今天,从没有过由于遵行孔孟之道而天下大治的事例。

所以说,孔孟之未被重用,并不是诸侯之过,而是那个时代的趋势所使然。在后世的政治上,孔孟之道未能实行,也不是因为孔孟之道的错误,而是由于时间和地点不对头。

周末时期,不是适合于孔孟之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孔孟也不是有所作为的人物;在后世,孔孟之道也未能适用于政治。

理论家的学说(哲学)和政治家的事业(政治)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后世的学者,切不可根据孔孟之道寻求政治途径。


第三,对于孟子提出的“凡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可以理解为私德)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的观点,福泽谕吉提出了反对意见。

福泽谕吉认为,私德尽管是“传之万世而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纯粹、最完美的东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只修私德并不能尽到做人之道”。

因此,他建议民众“在提倡私德的同时,必须强调更重要的智德的作用”。原因很简单:

文明的根本,并不在于私德一方面。


但是,那些道学家们的议论,一开始就趋于极端,思想偏狭不留余地,不知文明的宏大,不知文明的复杂,不知其动向,不知其进步,不知人心的变化多端,不知智德有公私之别,不知公私相互制约和相互均衡的关系,更不知把一切事物综合起来全面地判断得失的方法,只是一心一意想减少社会的坏人。



明治时代的日本

结果陷入错误的见解:要使现代人回复到上古时代的人,使都市变成乡村,大人变成儿童,众生变成石猿。

本来,神、儒、佛和耶稣教的本旨,并不是如此褊狭,只是,在世上一般传教和信教当中,人心的反应上,终于不免有这种弊端。

这样的情况,恰如对一个严重胃酸过多的患者,不论给予任何饮食,都被酸化而不能获得营养效果。这并不是饮食之罪,而是疾病所造成的。学者必须认清这个道理。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