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新冠疫情: 新冠再抬头,检出率重回第一,疫苗不管用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丁香园前天发布一篇名为新冠检出率重回第一,一地报告 2 例重症的内容,根据中疾控发布数据,截至 4 月底,新冠病毒检出率已增长至 16.2%,并且同时跃居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检出率第一位。


中疾控截图(图源:参考资料 1)

文章一经发布,引发许多用户的讨论,结合网络上用户讨论较多的一些问题,我们和专家也聊了聊。


变异株免疫逃逸,疫苗不管用了?

首先,讨论度最多的问题就是,「这波新冠再次抬头,以前打过的疫苗不管用了?」

其实,不是疫苗不管用了,而是体内的抗体浓度降低了。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打过疫苗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不会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状态,除此之外,感染风险的增加和「距离上一次阳的时间」也有关系。

一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跟踪研究显示,在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后,中和抗体和 IgG 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研究结果显示,IgG 抗体阳性率在接种后 60 天为 93.1%,接种180 天降至 82.1%。

图源:参考资料 1

2022 年的一篇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后抗体保护率增加,在感染后第 8 个月,保护力逐渐下降,到第 16 个月达到 70%,到第 22 个月达到 50%。这就意味着,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超过八个月后,保护力逐渐下降。

图源:参考资料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与上次新冠小高峰时间间隔较长,是此次新冠病毒抬头的原因之一。

「上一次的小高峰是去年 8 月份,到今年 3 月份已经超过半年,另外还有许多患者上一次感染时间为 2024 年的 1、2 月,截止目前已经超过一年。所以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其体内抗体水平比较低。」

人群抗体水平的下降,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足够的易感人群,另一方面,此次流行毒株的免疫逃逸功能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这一轮全国范围的新冠病毒数据增长,主要由 XDV 变异株及其分支引起。其中,XDV 变异株的新分支 NB.1.8.1 占据了主要流行地位。NB.1.8.1 变异株于今年 2 月首次被发现,目前主要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专题)和中国澳门地区流行。


图源:参考资料 3

变异株携带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基因上的 Q493E 和 A435S 两个特征性突变。这导致其感染力及免疫逃逸能力均有所提高。

「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和变异毒株自身传播力增强共同导致了这次的新冠小高峰,但目前临床关于新冠导致的重症病例并不多见。」李侗曾解释到。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建议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鼓励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图源:丁香园整理


医生建议:关注首阳患者、高危人群、抗病毒用药

对于此次新冠小高峰,临床医生侧的关注重点也和之前的流行发生了变化。

「本轮患者就诊时,我们作为接诊医生,更关心患者上一次感染具体在什么时间。」

李侗曾表示,许多就诊的患者既往出现过症状,但并没有接受检测,所以并不能确定上一次感染的是否为新冠病毒,许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感染过几次。

但也有人表示,自己目前还一次没阳过。

图源:社交媒体评论区

「临床医生需要注意的是首阳患者,这样的患者还是会有重症风险。此外,对于免疫缺陷人群,基础疾病较多的高危人群,判断重症的风险更为重要。」

目前低风险的年轻病人群体感染,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面对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体,必要时应及时给与抗病毒药物,如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或者是阿泰特韦/利托那韦等。

「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时也应该注意病人的肝肾功能影响。」李侗曾解释道。

根据目前中疾控监测数据的趋势判断,此次流行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北地区于 3、4 月份已达峰值,目前处于下行阶段。北京地区还处在上升阶段,但已经有所趋缓,南方地区上升的趋势相对明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4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