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詩人筆下竟藏著瀕危動物的生存密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千年詩歌長河中,詩人筆下的江豚原只是自然風景的一角,卻意外成為現代科學追蹤瀕危物種的關鍵線索。


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從724首古詩中提取資訊,重建了長江江豚過去1400年的分布變化,成果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這項研究跨越文學與生態學,證明詩歌不只是文學創作,更蘊藏著珍貴的生態記錄。

綜合中國媒體報道,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鼠海豚,因嘴角上揚被昵稱為“微笑天使”。但如今它們的生存陷入危機,野外僅剩600至1,000只。本研究透過詩人的觀察與書寫,補足了缺乏歷史數據的空白。像“江豚吹浪,晚來風轉夜深雨”這樣的詩句,不只是抒情,也是目擊記錄。


詩人多為旅人與官員,記錄沿江所見生態。例如清代乾隆皇帝,在游歷江南時寫下江豚於月夜躍浪的場景;宋代詩人陳造則描繪江豚“噴浪跳波帆影間”的活躍身影。研究團隊深入了解詩人的生平與文風,判別哪些詩句來自真實觀察,哪些則屬想像誇飾。他們仿佛成了“詩詞偵探”,從詩中拼湊出古代江豚的活動軌跡。

分析發現,清代江豚詩歌數量最多,達477首,約78%紀錄來自長江幹流。透過詩人筆下的地點與時間線索,科學家繪制出江豚的歷史分布圖,揭示其生存范圍在1400年間縮減了65%,尤其近百年來的收縮最為劇烈。




江豚生存陷入危機,野外僅剩600至1,000只。(東方IC)




本研究透過詩人的觀察與書寫,補足了缺乏歷史數據的空白。(翻攝自《三才圖會》)



科學家繪制出江豚的歷史分布圖,揭示其生存范圍在1400年間縮減了65%,尤其近百年來的收縮最為劇烈。(翻攝自《當代生物學》)

這場橫跨詩歌與科學的對話,不只是對江豚的追憶,更喚起人與自然失落的連結。正如研究者所說“保育不只是科學家的事,這關乎每一個人,也關乎我們的文化。”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