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房屋贷款: 鲍威尔"认错"声明 "零利率时代终结"是隐含结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5年4月,美国年通胀率从3月的2.4%降至2.3%,为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预测的2.4%。(Trading economics)


框架为什么调整,有何背景?自2012年以来,伯南克(Ben Bernanke)领导的FOMC首次将联储局的货币政策框架编纂成文,题为《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被称为“共识声明”,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2020年新冠疫情之间的10多年,全球陷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时代,发达经济体政策患上“利率病”,政策利率普遍在0%附近,这被称作零利率下限。


经年日久,“利率病”的隐患逐步显现。一旦经济出现轻微的下行,央行便放水。待到经济再度衰退,央行将“降无可降”。然而,在经济疲弱时通胀往往会下降,名义利率被钉在零的水平,从而推高了实际利率。更高的实际利率进一步抑制了就业增长和经济活力,并强化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下行压力,整个社会深陷“通缩螺旋”。



川普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加徵关税,一方面要求联储局降息。(Getty)

经济危机后的十几年中发达经济体依然经历此种阵痛,即便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通胀率也一直低于2%的目标,央行官员深感担忧。2020年,鲍威尔带领其同僚采纳一个新框架——平均通胀目标制,核心考量是弥补通胀目标持续未达标的情况。

平均通胀目标制的含义是:当通胀持续一段时间低于2%目标后,即便通胀升至2%以上央行也不应该立即加息,而是应该允许通胀在一定时间超过目标。换言之,央行由“只关注当下通胀”变成“关注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通胀”。平均通胀目标制本是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三低”时代。不凑巧的是,疫情期间混乱的救助政策,导致欧美经济体走向“三高”时代——高利率、高增长、高通胀。


2021年11月,由强劲需求和混乱的供应链导致的美国通胀率达到6%,联储局不得不在16个月内累计加息525个基点,迅速灭火。由鲍威尔主导的平均通胀目标制也被视为导致当年联储局“动作太慢”的原因之一。

鲍威尔在解释货币框架调整原因时不再嘴硬,颇有些认错的意味:“自2020年以来,经济环境已发生显着变化,我们的回顾将反映出我们对这些变化的评估”。

那么,联储局放弃2%通胀目标了吗?没有。鲍威尔明确表示“我们今天仍然完全致力于2%的目标”。只不过,不再关注过去平均2%的通胀。


“零利率时代终结”成为本次讲话的隐含结论

这是这次讲话中最重磅硬核的部分,鲍威尔用了非常审慎说明的态度做了说明,我们来做个详细解释:

首先,关于“缺口”评估范式调整的说明。查閲过去记录,联储2020年政策框架曾提出“平均通胀目标制”,允许通胀适度超调以促进就业最大化。但鲍威尔此次明确表示,需重新审视就业和通胀“缺口”的衡量标准,避免将低失业率简单等同于通胀风险信号。这意味着联储局可能弱化对劳动力市场过热的敏感性,转而构建更具容错性的政策响应机制,以应对供给冲击导致的经济数据“失真”。

其次,关于利率政策的长期锚定的说明。“零利率时代终结”成为本次讲话的隐含结论。鲍威尔指出,实际利率上升不仅反映通胀波动性,更指向中性利率水平的永久性抬升。这一判断与5月会议维持4.25%-4.5%利率区间不变的决策逻辑一致,暗示联储局正为“更高更久”的利率环境构建理论支撑,未来降息周期或较市场预期更为谨慎。

其三,关于沟通策略的透明度升级的说明。针对市场对联储局前瞻指引有效性的质疑,鲍威尔提出将优化风险表述方式,尤其在“冲击规模更大、更分裂”的时期,需更清晰地传达政策不确定性。此举或意味着未来联储局会议声明可能引入概率化情景分析,而非单一方向预期,以降低市场对单一政策路径的过度依赖。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0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