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华裔教授研发新技术: 高层完全可抵御大地震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卑诗大学(UBC)研究团队开发的一项全新抗震结构系统,或将让温哥华未来的高层建筑在面对大地震时保持“零损伤”状态。这项新技术由UBC应用科学学院结构工程教授Tony Yang博士主导,研究成果已于5月13日在线发布。




图源:CTV


全球首创:仿真30层高楼进行强震测试Yang与团队建造了一个按比例缩小至五分之一、相当于六层楼高的模型,模拟温哥华典型30层高楼,并将其置于位于中国上海的国际地震工程联合研究实验室的大型地震模拟台上进行测试。

这是全球首次对如此规模的混凝土核心结构模型进行震动实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Yang解释说,“我们开发的系统能让建筑物吸收并消散地震能量,而不是死抗地震,从而减轻地基的压力,就像汽车上的避震器一样。”

技术原理:阻尼器 + 外伸结构 + 摇摆机制该结构系统结合了阻尼器(dampers)、外伸结构(outriggers)以及摇摆机制(rocking mechanisms),在地震发生时为建筑提供灵活保护,避免结构损坏。


面向“大地震”的现实需求

Yang指出,团队参考了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的教训——那场灾难造成185人死亡和大规模财产损失。

温哥华正处于极高地震风险带,Cascadia断层可能爆发9.0级强震,这不是假设,而是极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Big One’。”


目前温哥华的大多数建筑仅依据现有建筑规范建造,保障人员安全,但并不保障建筑本身的完整性。Yang警告称,若发生大地震,这些建筑“将遭严重破坏”。

“我们的新技术不仅能保障人的安全,更能保护市民的财产投资——他们的家。”

未来展望:等待落地应用虽然这项系统尚未在实际建筑中使用,Yang表示他希望未来能与温哥华市府和本地工程公司合作,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住宅和商业项目。

Yang说,“我们已经证明这项技术行之有效,也完全可以在今后的任何建筑项目中实施。”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