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英国: 花70万留学英国:老师讲中文 身边全是中国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第一天上课,老师讲中文,身边90%以上是中国人。我这是出国了,还是换了个城市上补习班?”

最近,一位赴英读会计一年制硕士的女生在社交平台吐槽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引发大量共鸣。她花费70万元赴英留学,原以为将开启一段跨文化、沉浸式的学习之旅,没想到迎接她的却是“英伦皮,内地馅”的课堂现实。


看似离谱,实则常见。尤其在英国的会计、金融、教育管理等商科项目中,这种“高度同质化、中文主导”的课堂早已不是个例。而这些专业,也恰恰是一年制水硕争议的重灾区。高昂的学费是否真的换来了预期的成长?我们不妨借此事件,来拆解一下这类现象背后的真实结构。



英国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热门留学地,而商科,无论申请人数还是集中度,长期稳居第一梯队。尤其是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等方向,几乎成了默认配置。


HESA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22学年,共有超过1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就读高等教育课程,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不少大学中,中国研究生带来的学费收入已占硕士阶段总收入的50%以上。




而在授课型硕士课程中,商科类专业中有多个项目中国学生占比超过60%,个别课程甚至高达90%。

例如,《金融时报》曾指出,曼彻斯特大学的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中国学生比例已逼近满额。“UCL的市场营销硕士是我们高中群的‘标配’,基本一刷offer名单,都是认识的人。”一位留英学生坦言。

从招生端看,为了满足旺盛的中国市场需求,不少英国大学本身就对课程进行了“市场化改造”——开设语言支持课程、中文答疑服务、甚至聘请来自中国的老师任教。一些课程几乎默认主要服务中国学生,在时间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机制上,都进行了相应“本地化”调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4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