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年人的聚会实录 连装都懒得装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01


我的大学宿舍有个群。五一前夕,我在群里说,咱们五一找天聚聚吧。

此言一出,群里一片寂静。


第二天我正好去看车展,在群里发了几张现场照片。大家开始聊起增程是不是落后技术,新势力最后还能剩几家,自动驾驶是不是大骗子。

至于聚会,无人响应。这个事就这么滑过去了。

我倒不是失落,主要有点感慨。

我们宿舍这几个人,关系一直不错。毕业这么多年以来,每隔一两年总要聚一次。聊聊各自近况,甚至一时兴起还会到网吧超两盘帝国。

但最近几次聚会开始严重缩水。晚上十点每个人已经疲态尽显,饭桌上也是长时间的沉默,菜没吃多少,酒也剩在杯子里养鱼,只有在回忆往事时能偶尔看到眼睛里的光,嘻哈一阵后,马上又暗淡了下去。

我并不认为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感情变淡,多年的友谊即将散场,只是面对聚会的邀请,一定各有各的身不由己,直接的拒绝又说不出口,只好用沉默糊弄过去了事。

02

中年人聚会确实很难。

上个月我一位女性朋友要全家搬去香港,出发前在群里邀我们再聚一次。结果十几人的群,最后只来两人。

换做别人,也许要在群里发飙割席了,但我完全能够理解每个人的苦衷。

不得不说,如今的聚会,成本越来越高。

要挪出时间,中年人一天有八百件事要忙,周末的安排就像齿轮一样一环套一环,不提前一个礼拜预约,临时的聚会将打乱整个计划。要协调地点,出趟门太难。开车麻烦,停车麻烦,找个皆大欢喜的地点更是难上加难。

更主要的,我对聚会本身也产生了怯意。


很多年前有两个搭我车上班的邻居,在路上一度相谈甚欢。后来搬家的搬家,离职的离职,我一直想组织老哥几个再聚聚。

结果冬天时觉得太冷,再等等,夏天时觉得太热,再等等,等到现在一看聊天记录,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十年前,心里也有点忐忑,这么长时间,大家的境遇都发生了变化,见面后聊什么,会不会尴尬,心里也发怵。

拖来拖去,又过去一年。

03

所以时至今日,聚会已经变成了一件特别有仪式感的事。要看时间表,要看大众点评找地方。


可刚工作那会并不是这样的。下班后几个相熟的同事留在办公室打会CS,再坐公交车到淮海路吃复茂的小龙虾,甚至结婚后也没耽误大家一起聚会,经常是几个人打牌都能打一个晚上。

哪有什么提前预约,都是说走就走。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通讯工具更发达了,联系却更少了。也许是因为有人离婚,也许是换了工作,也许是离开了上海。总之这人生路啊,走着走着都散了。

去年我们在群里聊起来,说大家一起坐高铁,到外地某个人那里去看他,顺便看看他的公司,毕竟他已经身居高管之位。结果高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其中一个说,你可不能进来,贵司是我们竞争对手呢。

最终这场聚会未能成行,估计以后也很难再成行。

不知道散落天涯的兄弟几个,是否还能时常想起,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一段日子。

04

有时想想也挺唏嘘。每个人微信好友几千人,能坐在一起聊聊的,很可能凑不齐一桌。

我们给好友的的每条动态点赞,给微信步数点赞,通话记录却停留在五年前的新年祝福。这种数字时代的亲密假象,就像商场橱窗里的暖黄灯光,看似触手可及的温度,实则永远隔着一层冰冷的玻璃。

时间在流逝,你的身边不断涌来新面孔,这些人在你生活的缝隙里野蛮生长。但真正能让你卸下防备的,依然是二十年前在宿舍阳台上陪你通宵看流星雨的老友。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0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