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中美關稅戰期間,身為商人的我做了一個艱難選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木林:當然,衣服比以前更貴了,電子產品也變得更貴了,最令人吃驚的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比如雞蛋。這只是我的直觀感受和分享,我並不了解關稅對於物價的影響究竟是怎麼樣的。


目前,美國政府有兩個主要想法:第一,讓制造業重返美國,但這要花費很長時間;第二,與各國簽訂互惠貿易協定。我們的領導層認為這對美國人民來說是個好事情。但我認為,他們並沒有充分考慮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們根本不在意貧困人口。對於美國的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而言,他們完全可以承受關稅戰下的通貨膨脹,但對於那些原本就苦苦掙扎的人而言,他們就很難撐下去了,所以關稅對這個群體的影響和打擊是最大的。但我們領導層聲稱從長遠來看,這些人都會受益,這完全說不通。

我知道這次貿易戰不僅對很多美國民眾,也對很多中國民眾有影響。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美國的關稅政策無法真正幫助大多數美國公民,因為關稅帶來的成本都被企業轉嫁給了消費者。美國中國產品征收145%的關稅,但誰來支付這筆費用?我敢保證,不會是企業,而是消費者。

實際上,作為一名商人,我自己也面臨過道德選擇困境。貿易戰期間我沒有進口任何東西,與此同時我的生活成本卻在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一家企業很容易就會把成本轉嫁給客戶。所以,我不得不審視自己、捫心自問——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是將成本轉嫁給我的客戶?還是我們自己承擔成本?

後來,我們公司制作了一個視頻,並且分享給了社區的朋友們——我們告訴大家,我們會自己承擔通貨膨脹的成本,承諾在此期間不會漲價,並且呼吁社區的其他企業也這樣做。




當地時間2025年5月16日,美國普萊森頓,沃爾瑪超市。沃爾瑪公司此前表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其將上調部分商品在美售價。特朗普(专题)則認為,沃爾瑪去年利潤豐厚,理應自行承擔關稅成本。 IC photo

觀察者網: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

木林:說實話,我知道從商業角度來說,這麼做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整天把愛國主義掛在嘴邊,但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如果沒人願意做出自我犧牲,那這算哪門子的愛國主義?現在我的確賺得比以前少了,不過這也沒關系。


觀察者網:之前紐約(专题)時報做過一個報道,其中盤點了普通美國人家中對中國制造的依賴,一些商品的依賴度甚至高達99%以上。在你的生活中,中國制造的比例有多少?

木林:非常多,比如現在我用的蘋果手機、筆記本電腦,還有很多汽車零部件和電器都是中國制造的。再比如,我之前跟你分享的蹦蹦床、充氣水滑梯也都是中國制造的,沒有它們我的生意就做不成了。能夠生產這些產品的地方,除了中國,可能就只有墨西哥菲律賓的幾家工廠。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用品上,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對此我沒有感到任何困擾。

但是你知道,在美國有一種刻板觀念:當我們談到“中國制造”這個詞時,往往會帶有負面色彩,而這些想法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希望獨占市場份額的美國公司所主導和宣傳的,比如宣傳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等等。要知道中國制造的產品成本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然後美國公司進口這些“中國制造”,以八倍於成本價的價格出售,賺取高額利潤,同時繼續宣傳“看看,這就是所謂‘中國制造’”的負面信息。

我個人從來沒有買到過有什麼質量問題的中國產品,所以並沒有受到“中國制造”的困擾。事實上,既然現在貿易戰已經趨緩,未來我也希望更進一步研究中國市場,看看怎麼從中國采購更多的產品,來解決成本問題。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