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真實的戰場有多恐怖?人均活不過9分鍾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二戰中德軍使用的三種子彈空腔效應,從上到下分別是毛瑟步槍彈、帕拉貝盧姆手槍彈和毛瑟短彈。可以看出亞音速子彈的空腔效應和超音速子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05

在強化黑藥之後,火炸藥在19世紀下半葉出現了技術爆炸。


硝化棉、硝化甘油、苦味酸、TNT、黑索金等等紛紛登場亮相。

這些新型火藥的爆速超過了5000m/s,是黑火藥的10倍。

到20世紀初,在無煙藥的推動下,子彈初速進一步提高到800m/s以上,並出現了可以在人體內翻滾的尖頭彈和空尖彈。

這些子彈能夠在受害者體內制造巨大的瞬時空腔,傷害多個器官,擴大出血量並嚴重影響心肺功能,極易引起休克。

我們看到很多士兵的回憶錄中在回憶自己中彈受傷的經歷時常常說像是被什麼東西打了一下,然後就啥都不知道了。

醒來時要麼已經被戰友拖回醫院,要麼已經被遺棄在戰場上或者被敵人俘虜。

這正是超音速子彈命中人體後引起休克的典型特征。

如果這一槍未能造成致命傷,傷員蘇醒後往往能幸存下來,而如果遭受的是致命傷,通常傷員也就醒不來了。

據統計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士兵的平均存活時間非常短,通常不超過9分鍾。

有老兵回憶稱,活過3天的士兵通常會被提升為團長‌。

例如,南昌起義後,當時還是教導隊學員的粟裕跟隨大部隊作戰。

在武平退卻戰中,粟裕隨隊在朱德指揮下擊退了追兵兩個團。在戰斗中,粟裕中彈,子彈從他的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了過去。

粟裕只覺得受到猛烈一擊,倒在地上,動彈不得(瞬時空腔對腦部的影響)。

迷迷糊糊中,粟裕聽到排長在說話:“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


排長卸下了粟裕的駁殼槍,丟下他走了。

部隊走後,粟裕恢復過來,爬到路邊一片水田裡,這時正好有幾個起義部隊戰友沿著山邊走來,發現了在水田裡掙扎的粟裕,連忙把他扶起來,給他包扎好傷口,攙著他趕上了部隊。

1933年5月,時任紅11軍參謀長的粟裕在硝石戰斗中被一發子彈擊中左臂,子彈打穿了骨頭後穿透手臂飛出。

粟裕再次當場暈倒,醒來時已被轉送至軍醫院。

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醫生對粟裕進行了手術。

術後,因為沒有消炎藥,醫生把蚊帳布剪成二指寬、五六寸長的布條子,用鹽水浸泡後,每天早上從子彈進口處捅進去,第二天再從子彈出口處抽出來,重新放進一條清潔後的鹽水布條。


這次受傷使得粟裕的左臂落下終身殘疾。

06

火炸藥的進步帶來的另一個效果是炮兵在一戰中成為傷害輸出最高的單位。

在此之前,雖然拿破侖時代炮兵就已經號稱戰爭之神,但是在一戰前三百多年的時間裡,步槍才是戰爭中頭號傷害輸出者,炮兵制造的傷亡頂多只有一二成。

但是隨著火炸藥的發展和榴彈的成熟,炮兵的傷害輸出迅速超過了70%,即使機槍的加入也不能撼動其地位。

炮彈對目標的殺傷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沖擊波殺傷,一種是破片殺傷。

沖擊波具體還可以分為超壓和動壓。

超壓就是由於空氣被壓縮而產生的壓強,使人體內外壓強嚴重失衡,從而對內臓造成致命殺傷。

解放戰爭時曾經使用過的“沒良心炮”,就是通過拋射高劑量炸藥包產生超壓殺傷,許多被炸死的人身體是完好的,但是七竅流血,這就是超壓對人體內臓的擠壓產生的可怕效果,用通俗的話講是活活“震”死的。

沖擊波的另一種殺傷是動壓殺傷,動壓就是空氣受沖擊波驅動快速運動產生的高速氣流,可以像一把刀一樣撕裂物體。

戰場上很多士兵被榴彈命中後,瞬間就被炸成了碎塊,肢體不全,除去彈片的切削外,主要就是沖擊波產生的動壓殺傷所致。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