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新冠阴影不散 31人死亡背后不简单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事实上, 过去1个月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新冠流行现象,来势汹汹。


根据中疾控发布的监测数据,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上升至16.2%,已经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而香港仅在4月底到5月初的一周内,就报告了31宗与新冠有关的死亡病例。此外,还出现 多例儿童新冠重症病例 ,最小的患者只有8个月。


曾以为销声匿迹的新冠病毒,为何最近又卷土重来?

身经“二阳”、“三阳”甚至“多阳”的人们,该如何应对?

新冠,从未真正离开。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见下图)。代表新冠病毒的那条曲线从今年第15周开始突然走高。上一次这样的波动,发生在去年7-8月。

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

差不多相当于每6个门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里,就有1个是新冠感染。新冠的检出率已经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是同期流感病毒 的8倍。



图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地域上看,南方地区新冠阳性率要略高于北方地区,这可能和南方的潮湿气候和人口密度有关。特别是广东的朋友们,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护了: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4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数为23188例。与3月份发病数3548例相比 增长了近6.5倍!


香港最近的情况也很严重。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报告,从4月27日到5月3日这一周,新冠相关的死亡病例骤增至31例,其中, 大部分是未及时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在香港,83%以上的重症或死亡病例是65岁以上人群,且90%以上有合并症,比如肿瘤疾病、免疫低下或心脏病、肾脏病等。”

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不少儿童甚至婴儿重症的案例:据香港卫生署介绍,其中一名为17个月大的女婴,此前健康状况良好,未接种过疫苗。本月9日起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于11日前往玛丽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同时感染新冠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并发小儿急性哮吼症。

统计数据显示, 自4月以来,香港已累计至少出现5例儿童新冠病毒严重感染病例,其中3人从未接种过新冠疫苗


由此可见,虽然新冠病毒的毒性较几年前已经大为降低,但是对于老人、儿童等免疫能力较差的高危群体仍有致命风险,绝不可等闲视之。

这次新冠病毒卷土重来,什么原因?

本质上,这是因为 新冠病毒仍在持续的进化中 ,就像程序一样会一次次地迭代版本,进而逃逸人体免疫系统的审查。

比如按照香港卫生署通过污水检测的结果,目前香港本地新冠病毒的 "主力军" 是一种叫XDV的病毒变种,它在检测样本中占了大多数(76.5%)。

本质上,XDV变异株及其分支仍然属于奥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JN.1和XDE的重组后代。相较于此前的毒株,它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即使曾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仍可能重复感染;

2.症状更隐蔽:以 咽痛、低烧、咳嗽 为主,部分人无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

3.传播力不弱:已在中国内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多国成为主流毒株;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