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25年來第一次 中國退居全球第三 信號不尋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個很不尋常的信號出現了。


今年3月,中國拋售18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規模降至7654億美元,被同期增持290億美元的英國超越。

這是自2000年中國躍居美國國債前兩大持有人之後,25年來第一次退居全球第三。


回顧歷史,極為耐人尋味:

2008年,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力挺美債,持有規模首次超過日本(专题)躍居全球第一。巔峰期持倉突破1.3萬億美元,占各國/地區所持美國國債總額的比例,高達23.2%。



2018年,特朗普(专题)第一任期挑起貿易戰,中國持有美債銳減,將第一的位置交回日本

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貿易戰升級,中國繼續“拋拋拋”,退居第三,占外國持有美債的比例,已經一路降到約8.46%。

要知道,這些年美債總規模可是在一路飆升,從2008年的10萬億美元,到如今的36萬億美元。

定睛一看,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占比,已經萎縮到了區區的2.1%左右。什麼叫“脫鉤”?這才是最堅決的“脫鉤”。

為什麼全球多數國家都在“被迫”買入美債,中國卻在堅持“拋拋拋”?

貿易戰的下半場,已經悄悄打響。

1


放眼全世界,中國減持美債的做法,可以說是特立獨行。就拿3月份來說,海外資金買入美國國債的單月淨流入為1618億美元,是2月的1.5倍。當時,關稅戰尚未開打。

東方大國在3月大手筆拋售美國國債,讓人想起關稅戰後《人民日報》的一句評論——大意是,我們對美方實施新一輪經貿遏壓早有預判。

緊接著的4月份,隨著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後的一系列騷操作,美國資本市場迎來了罕見的股債匯三殺。

一些美國的盟友也坐不住了,開始尋找退路。


比如,日本在 2025 年 4 月兩周內拋售超 200 億美元外國債券,創 20 年來最大規模。市場認為,這200億美元大部分都是美債。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

以被視作“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例,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4月1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4.17%,4月11日攀升至4.48%,創2月21日以來新高。直到如今一直高居4.4%以上。

高企的收益率,給特朗普帶來了無形的巨大壓力。

收益率的上升,意味著出現了大規模拋售、美債價格下跌。當持續性的減持行為一旦失控,有可能引發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引發“崩盤”的後果。

要知道,對美債來說,今年6月就是一個“借新還舊”的坎兒,當月到期的美債規模達6.5萬億美元,占全年的70%以上,創了戰後的歷史紀錄。其中相當部分都是5年前疫情期間發行的低息債券,利率只有1.8%。

當美債最新利率已經飆升到接近5%,就意味著,發新債的利率最起碼不能低於5%太多。一來一回,利息將飆升超過2000億,壓力山大。

正因如此,即使中國手中僅有不到8千億美元的國債,依然發揮著重要的制衡作用。

3月的進一步拋售,是否也有“敲打”美債的意圖,為接下來的經貿談判“創造”更多的籌碼?這一招,意味深長。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