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当母亲询问网友,能否切除女儿的子宫....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针对“福利断崖”的世界性问题。从医疗和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年龄越小,康复资助的价值越大。比如在广州,年龄越小越容易申请到康复资助,每个月有1700元,14岁之后就没有这项资助了。但是从社会融合的角度,14岁之后的余生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广州的一些机构、家长也在推动针对成年心智障碍者的服务,比如就业、养老。


我也听到一些家长说,小时候砸锅卖铁也要带孩子去做康复治疗,最夸张的半年烧了20几万。广州最普通的康复费用是每月7000到1万元,从3岁开始介入治疗,一直到11岁左右,家长发现原来孩子康复不了,会非常失望。等孩子中学毕业后,没有学校再招收他们,也没有任何社会服务可以使用,家长也没有动力再带孩子到社会里面,他们只能在家里了。所以“福利断崖”问题,一是社会支持的部分(减少乃至消失),再是家长在过程中消耗太大了,无论是经济消耗,还是精气神的消耗。

我做这一行会有挫败感。因为教育更多是运用到实际当中,我不确定我讲的知识他们都接收到了吗?后来,有家长跑过来告诉我,老师,你的课是有用的时候,我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孩子遇到了特殊状况,用到了我们教的内容。这个感受反而是我不想要的。我又转念想一下,幸好孩子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幸好他们参加过教育课程,父母后续给了更多的支持,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知道怎么帮助自己。所以,我也不停地在自我调整中。

有人说教育是从出生到坟墓的教育,它不是孩子唯一要学的东西,但是孩子必须要学的东西。与性相关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心智障碍孩子融入社会的绊脚石。他如果突然当众脱裤子,家长不知道怎么支持和处理,周遭人不知道怎么看待,家长会觉得有压力,要求孩子以后不要出门。他们待在家里,社交能力会退行,慢慢变得越来越呆滞。

当你能够全面地去看这件事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把它当作唯一的、特别的事件,就像普通人摔了一跤,你可以怎么办就怎么办。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456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