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统计局公布7省份统计数据造假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洋山港的集装箱。 (Go Nakamura/Reuters)

中国经济下行,但是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率年年都喊5%达标,引起数据“注水”的质疑。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包括江苏、浙江等7省市存在统计造假等问题。


综合媒体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从去年11月下旬起,组建10个督察组,进驻山西、辽宁、江苏、浙江、海南、重庆、宁夏7个省和3个国务院部门科技部、市监总局、金监总局,开展常规统计督查。

督察组提到“有的企业(项目)统计数据存在失实问题”。像是浙江、辽宁、重庆、山西都提到了“干预统计工作”,其中江苏在此领域最为严重,其措辞是“有关地区仍存在干预数据上报、授意或指使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等问题”。

今年1月,江苏省政府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主要负责人还曾召开新闻发布会,指称根据核算结果,“2024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137008.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增量位居全国第一。”一时间,“江苏超车”、“广东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不保”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营造高成长形象 同步统计造假

计划统计出身的中国经济学家程晓农对本台表示,尤其是今年,不只江苏、浙江,各省都有虚报经济数据的情况。否则,如果各地如实上报,那么多企业倒闭、工商业瘫痪,经济很可能是全面负成长,中国官方却公布GDP成长5%,未免太离谱。


中国国家统计局若真如此造假,局长恐怕得上法庭,因此中央与地方都在配合美化数据。针对江浙开刀,可能是中央借此警告其他省份。此外,地方政府若想提高税收,势必要同步编造经济成长的假象,否则在GDP负成长的情况下,税收不应增加,”他补充说。

专家质疑中国官方统计是豆腐渣工程


Silent Majority Strategies公司共同创办人基斯·诺顿(Keith Naughton)近期在《国会山庄》(The Hill)投书指出,过去至少十年,中国的经济成长故事不过是一场宣传胜利,也证明了西方媒体和机构的懒惰与轻信。无论是GDP、经济增长、通缩或人口数据,中国的官方统计都是一座“豆腐渣工程”(tofu-dreg edifice),根本掩盖不了其背后严重的社会问题。

去年1月,河南将前一年GDP下修人民币(专题)3100多亿元,使去年经济成长率由衰退3.6%变成增长4.1%。BBC报道,除了河南之外,福建省2023年GDP同比增长2.3%,但是,福建把2022年数据向下“修正”,增速就变成了4.5%。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江西、湖南两个省份,经济增速都因“修正”后增长翻了一番。

中央下达经济指标 地方造假“使命”必达

台湾(专题)励志协会执行长赖荣伟对本台表示,中共是个“压力”型独裁体制,缺乏健全的民意监督机制。在这样的高压体制下,所有党政部门都面临极大的压力,官员必须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否则不仅影响未来的政治生涯,甚至连个人生活、家庭安稳都会受到牵连。“在经济严峻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许多荒谬做法与不合理数据,甚至不同部门的统计数据互相矛盾。”

尤其在地方政府层面,赖荣伟分析,由于中国中央政府喊出经济增长要达5%的指标,基层官员面临庞大业绩压力。中国的地方基层干部通常两三年就轮调一次,如果账面政绩不够漂亮,就难以获得升迁。他们为了生存与升官,不得不在地方建立人脉、串联网络,彼此拉抬政绩。他说,“当中央一下达指令,地方就会千方百计‘创造’指标数据。例如失业率居高不下,基层干部就会动脑筋美化数据,例如安排年轻人去参加各类临时性活动或志工服务,让失业率下降稳定达标。”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