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深夜八卦: 女明星花式带货,解放初期最燃爱国投资攻略请收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50年,女明星白杨、黄宗英号召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明星云集的效应非同小可,从文汇报的报道和签名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文艺界众多名角几乎悉数到场。 电影界有白杨、石挥、项堃、乔奇、黄晨、蒋天流、温锡莹、朱琳; 京昆界有周信芳、俞振飞、童芷苓、刘斌昆、韩金奎; 沪剧界有石筱英、丁是娥、邵滨荪、筱文斌、筱爱琴; 越剧界有徐玉兰、王文娟、袁雪芬、戚雅仙、范瑞娟; 评弹界有薛筱卿、杨斌奎、严雪亭; 滑稽界有杨华生、张樵侬、姚慕双、周柏春等等,这些都是上海滩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出场自然万众瞩目。


不过,名人们表演的节目却是那样直白,看看这些节目的名儿: 《劝购折实公债》、《人人需要买公债》、《快买公债》,没有一点含蓄和回旋,显然是临时赶排仓促上阵。 不过这都不要紧,只要有大师们出场,他们的号召力一样无与伦比。 或许,赶排节目时,领导要求他们把“直播劝购公债”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 能为新生共和国风雨飘渺的经济形势出一份力,大家肯定有一份神圣感。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公债,在大地重光的新上海,在一个“劝购公债”的宣传周里,在一个众星拱月的氛围中,就这样,热闹而真诚地开场了。

上海早晨




1950年2月4日,妇女宣传队在上海街头宣传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0年,上海的早晨,随着海关大钟《威斯敏斯特》悠扬的钟声响起,有轨电车声在南京路“当当当”地驶过,大概还有资本家徐义德的黑色奥斯汀轿车在柏油马路上发出的嘶嘶声,一起打破了早晨的宁静。 这个曾经的金融大都市,仿佛仍然保持着绅士般的矜持,只有弄堂里谁家的收音机中传出的各地认购公债的新闻报道,才让上海人隐隐感到,新中国和大上海,正经历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严峻考验。

追寻一下新中国第一张公债的问世,对我们了解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初的艰辛,应该不无裨益。

1949年7月,也是一个上海的早晨,陈云同志飞抵故乡。 这位出生于上海青浦的中央领导受党中央委托,来上海主持召开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地区的财经会议。 其时胜利在望,建国在即,但全国的经济形势也日趋严峻。 陈云同志是临危受命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的。 当时,控制通货膨胀,增加财政收入是当务之急,而财政的两个来源,公粮和税收都难以为继。 发票子和发公债是两条出路,但继续发票子,通胀恶化在所难免,发行公债就成了迫不得已的选择。 他要在这次财经会议上和五地代表就发行公债的可行性、发行对象和具体办法进行研究。 好在发行公债,陈云并不陌生,早在东北主持财经工作时,他就曾小试牛刀,对恢复和发展东北经济起了关键的作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