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别拿生命换照片!谁还在危险地带扎堆拍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隧道入口两侧均设置有行人、非机动车禁令标志

有媒体就此评论称,必须提醒那些追求刺激的年轻人,生命安全不是儿戏,交通法规必须遵守。目前,交管部门已针对1名打卡者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


再看拍摄时间,一些照片在多年前就已经上传到了平台,虽然目前新华路隧道的打卡拍照帖文有不少已被屏蔽,但显然,“王家卫风”的流行绝非“一日之寒”,平台此时才想起“亡羊补牢”,反应不能算是及时。


这也让人联想起此前在社交平台上走红的“野生景区”。它们也是被标记为“小众避暑地”“网红打卡地”,在平台上被轮番推荐。在滤镜的粉饰之下,让不少人忽视了其中的风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野生景区”流行时,有人曾向平台举报,但平台回复“暂时无法判定举报对象存在违规”,直到意外事故发生后,平台才开始大规模删除相关帖文,封禁相关账号。这一回,要不是上海交管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隧道打卡的安全隐患,平台是否会出手干预,也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这种“不出问题就放任自流”的平台管理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管是强化提示,强制关联相关的安全隐患提醒,还是及时予以限流、删除,以当下平台强大的技术能力,应该不难做到。平台不能因为相关话题、标签有“流量”,有“热度”,就在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5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