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我是gap了一年,不是坐牢一年"(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到点下班》

近几年,间隔年(gap year)在中国年轻人中也慢慢流行起来。有些打工人想要停下来,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人生规划进行调整,或者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有些人把在家全职备考也称为间隔年。


这种间隔年其实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实践,但是很多家长和老板会认为这是躺平,是不负责任。当这些人想要回到职场,他们大概率会受到招聘机构的质疑:“这段时间你干什么去了?”很多招聘机构也会把这段空档期视为应聘者的任性躺平。简历上的时间断层,是比过往工作经历更能触发HR敏感神经的存在。对于这样的现状,有网友无奈吐槽说,“我只是gap了一年,不是坐了十年牢才出来!”

因为躺平这个词已经成为日常词汇,所以反思者有时也会使用躺平来指代刚才所说的不被上位者认同的行为。虽然反思者和上位者都把某些行为称为躺平,但他们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上位者是基本否定躺平的,而反思者则基本是理解甚至赞同躺平的。

上述行为即便可以称为躺平,也是积极躺平,因为这些行为说明躺平者对工作和生活有积极的认知和规划。

除了积极躺平之外,还有消极的躺平。这种躺平指的是“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躺平’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解压和调整方式,是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的自我解脱”。这种躺平意味着当事人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人生也没有什么积极规划,因此是消极的。

消极躺平在心理学里也有一个称呼,叫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个体在面对长期压力或者无法控制的失败时,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整个人没有了精气神。比如,工作时出工不出力,敷衍塞责。这种躺平也就是职场中的“不敬业”状态。生活中的消极躺平意味着放弃社会确定的目标,偏离社会时钟,比如在家啃老,选择随波逐流等等。

在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工作境况越来越差、打工人越来越累的当下,消极躺平的现象必然会出现。而且,这种社会境况也并非中国独有,躺平是一个全球现象。


2024年6月,英国着名杂志《经济学人》发表文章,比较中、日、韩三国的躺平现象。文章指出,据盖洛普调查,在东亚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只有18%的打工人敬业。大多数东亚年轻打工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躺平了。

在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当中,躺平现象出现得更早。例如在英国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尼特族”(NEET)。这个群体奉行的是三不主义:不升学、不就业、不接受就业培训。

在2022年的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躺平方式,叫“quiet quitting”,这个词组的字面意思是“静静地离职”,入选了2022年柯林斯年度词语榜单。这个词组的意思是打工人放弃工作的上进心,拒绝加班文化,只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拒绝任何额外的工作,因此在中文世界也被翻译为“精神离职”。根据盖洛普2023年的调查,有一半的美国打工人都在躺平。


02

巴特尔比与三和大神

虽然全球范围大量年轻人想躺平摆烂,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真正躺平,所以才有“躺也躺不平”的说法。大家口中的躺平摆烂更多是一种情绪发泄,很少有人会彻底失去对生活的期待。那么彻底躺平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文学史上,有一位真正的躺平大师,他就是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着名短篇小说《抄写员巴特尔比》的同名主角。巴特尔比是一位抄写员,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48-1853年之间。

刚进入纽约华尔街法律事务所的时候,巴特尔比勤奋能干,但除了抄写法律文件之外,他拒绝做其他任何事情。过了一段日子,他连抄写工作也停了下来,每次拒绝工作的时候都会说“我宁愿不”。老板最终把他解雇。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