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9岁围棋天才被家暴后自杀,谁该负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还有更多打伤打残的,无法一一陈述。


这些孩子做错什么了吗?

没有。

无非是玩了会游戏、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弄乱了房间这样的小事。

这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吗?

可落在某些家长眼中就变得“罪无可赦”了。

于是他们喊着“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的口号,或是言语辱骂施以精神攻击,或是操起武器进行物理施暴。

彻头彻尾的暴力行为被美化成“教育”,成为家长眼中的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打你是为你好啊。”

“以后你会感谢我的。”

。。。

有些家长冠冕堂皇,觉得自己是在参考成功案例,譬如郎朗傅聪丁俊晖们。


但却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意识到不到一个成功的郎朗背后,有无数个倒下的小朱。

即便如此,家长们依旧不会反省自己,还觉得只是失手、意外,或者干脆觉得孩子承受能力差,从没想过施暴就是大错特错。

当然有人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就是不打不成器,挨打才能记住教训。

不是这样的。


本质是家长选择了更轻松更偷懒的方式。

童漠男以前在脱口秀里讲自己小时候有严重的“注意力缺陷”,父母原本觉得找个好学校就能解决,结果三年转了7次学,依旧于事无补。

换成那些无能的家长,肯定就会直接动手了,打得他鼻青眼肿,逼着他学,或者干脆送到杨永信那种地方去接受所谓的治疗。

但他父母没有用暴力解决问题。

而是选择“就给漠男一个快乐的童年吧”,然后在卷了又卷的北京挖地三尺,找出来一个三点就放学的“北下关小学”。

这里的学生,除了不读书,什么都爱干。

班里的电视机,拆完了重新拼,多出来一堆零件,但还能照常运行。

修车厂的孩子,才读六年级,就敢上手给老师换备胎,换完直接被老师尊称为“师傅”。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