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75歲百億霸總大秀肌肉 沖上熱搜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選址時,旁邊已有可口可樂、統一等巨頭,壓力山大。


可劉革新偏不信邪,就要站在他們旁邊,每天問自己:“離他們還有多遠?”

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但如果不完成GMP(良好生產規范)標准以及工程實施和驗收發證等一系列工作,這個窗口就會永遠關閉。


他效仿愛迪生,搞了個“60小時監禁工作制”,將自己置入絕境,立誓:不投產絕不離廠回家。

那是1996年初,天氣特別寒冷,劉革新點燃一盞油燈,在四面漏風的廠房裡度過了大年初一,100多天,他吃住都在廠裡,電工房、水塔下、鍋爐房都睡過。

4個月後,他蓬頭垢面,滿臉胡子,像個“老工人”,連昔日部下都認不出他,但工廠順利投產,科倫邁出了第一步。

彼時,大輸液市場正如一匹脫韁野馬,需求井噴卻供給匱乏。

當時,醫院普遍設有自己的制劑室,自產輸液產品,大型藥企嫌利潤薄不願涉足,而小型藥廠又因技術門檻望而卻步。市場空白成了機遇的溫床。

劉革新親眼見到美國人只在中國投資了很少的錢,匯回國內的錢卻是其投資額的50倍。

他深知美國人不比中國人聰明,美國人能賺的錢,中國人憑什麼賺不得?

五當奇跡

所謂大輸液,通俗來說就是“打點滴”。

然而,劉革新要做的不是普通的點滴,而是100毫升的兒童專用點滴。

當時,醫院裡全是500毫升的大瓶子,孩子用不完就得扔,浪費又傷身。

劉革新在醫藥圈混了多年,敏銳捕捉到這個痛點,當即拍板,“咱就幹這個!”

科倫上下從決策到執行效率飛快,他調集所有資源,6個月就把產品搞了出來。


憑借錯位競爭和產品定位,科倫兒童專用100毫升注射液一上市就供不應求,訂單多到工廠24小時連軸轉。

這100天的拼命,換來了科倫的“第一桶金”,也讓許多員工下定決心死跟劉革新。

這件事,創下了醫藥界的“五當奇跡”——當年策劃、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生產、當年盈利,1996年底,科倫賺得盆滿缽滿,劉革新喜獲“五當弟子”的外號。



● 劉革新


然而,在大藥企待過的劉革新明白,以目前科倫的產能和規模,不過是小打小鬧,為了做大做強,科倫靠並購狂飆突進。

當時的大環境下,許多企業甚至排隊找上門要求科倫藥業收購他們。

2003到2009年,劉革新花了1.5億,吞並了13家輸液廠。

“做企業的人只有兩條路:要麼做好,要麼賣好。”

願意賣的科倫盡量給好價錢,願意做的就和科倫一起並肩作戰。

2008年全國大輸液產量為79.7億瓶(袋),科倫藥業產量為17.5億瓶(袋),市場占有率位列全國首位,大輸液市場占有率高達22.1%,排名第一。理論上你輸兩次液,至少一次是科倫的,江湖人稱他“輸液大王”。

同年,科倫藥業登陸深交所,市值沖破百億,上市首日,劉革新身家飆到55.52億。

上市給他帶來了錢,更帶來了野心——他不滿足於只做點滴,而是要搞抗生素和創新藥,打造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也就是常說的“三發驅動”。

抗生素的環保血戰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熟讀《孫子兵法》的劉革新,在科倫藥業剛上市,就馬不停蹄奔向下一個戰場——抗生素。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