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外交官被爱国网民打成"民族耻辱""卖国贼"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此次“网暴”事件的深层原因,离不开莫迪政府长期以来推崇的“赢学叙事”。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政府通过高调宣传军事胜利和外交成就,成功塑造了“强大印度”的形象。这种叙事虽然能短期内凝聚民意,提升莫迪政府的支持率,但也埋下了极其危险的定时炸弹。


“赢学叙事”压抑了理性讨论和反思。在“辛杜尔行动”期间,官方和媒体不断鼓吹不容置疑的军事胜利,强化公众对“彻底胜利”的渴望。于是当停火协议打破这一预期时,公众的失望迅速转化为对“内部敌人”的仇恨。

其实,印官方不愿公开停火的真实原因,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避免暴露军事行动效果不及预期。然而,这种策略如同玩火,因为一旦民族主义情绪失控,印官方也会随时被反噬,而外交人员作为停火的直接执行者,自然首当其冲。


同时,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tva)则是这场“网暴”背后的深层意识形态土壤。近年来,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潮迅速蔓延,将国家认同与宗教、文化紧密绑定。任何被视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都会被放大为“危害印度教文明”、“破坏印度大国崛起”。苏杰生、唐勇胜子女的海外经历被恶意解读为“卖国”“反印”,正是这种意识形态极端化的具体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网暴”事件对印度外交和地缘战略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是印度外交人员的士气——作为印度外交体系核心人物的苏杰生和唐勇胜,其个人及家人的安全与名誉遭受直接威胁,这势必会深刻影响外交团队在敏感问题上的决策能力与执行效率。这为印度外交队伍树立了极为恶劣的先例,未来可能使之更倾向于取悦民粹潮流,而怯于做出理性、专业的职业判断。


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次“网暴”事件更暴露出莫迪政府所需面对的残酷现实:一方面,莫迪政府需要在反恐和对外交往上保持一贯强硬的姿态,以此维护印度的“赢学叙事”和莫迪的“硬汉人设”。另一方面,强硬外交和军事行动又可能引发不可控的碰撞和后果,迫使印度从实际出发做出妥协。在这种撕扯之下,莫迪政府显然未能在本次“辛杜尔”行动中做好平衡,而这次“网暴”事件只是这种意识形态土壤中萌发的恶果之一。

“网暴”事件虽然表面上针对苏杰生、唐勇胜,实质上折射出莫迪政府内外政策中难以自控的深层矛盾,其后果可能将印度推向更危险的境地。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难以约束趋势甚至可能在印度内部催化出侵略性和毁灭性前所未有的法西斯力量。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