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外交官被愛國網民打成"民族恥辱""賣國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此次“網暴”事件的深層原因,離不開莫迪政府長期以來推崇的“贏學敘事”。自2014年上台以來,莫迪政府通過高調宣傳軍事勝利和外交成就,成功塑造了“強大印度”的形象。這種敘事雖然能短期內凝聚民意,提升莫迪政府的支持率,但也埋下了極其危險的定時炸彈。


“贏學敘事”壓抑了理性討論和反思。在“辛杜爾行動”期間,官方和媒體不斷鼓吹不容置疑的軍事勝利,強化公眾對“徹底勝利”的渴望。於是當停火協議打破這一預期時,公眾的失望迅速轉化為對“內部敵人”的仇恨。

其實,印官方不願公開停火的真實原因,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避免暴露軍事行動效果不及預期。然而,這種策略如同玩火,因為一旦民族主義情緒失控,印官方也會隨時被反噬,而外交人員作為停火的直接執行者,自然首當其沖。


同時,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tva)則是這場“網暴”背後的深層意識形態土壤。近年來,印度教民族主義思潮迅速蔓延,將國家認同與宗教、文化緊密綁定。任何被視為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都會被放大為“危害印度教文明”、“破壞印度大國崛起”。蘇傑生、唐勇勝子女的海外經歷被惡意解讀為“賣國”“反印”,正是這種意識形態極端化的具體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網暴”事件對印度外交和地緣戰略的影響不容忽視。首當其沖的是印度外交人員的士氣——作為印度外交體系核心人物的蘇傑生和唐勇勝,其個人及家人的安全與名譽遭受直接威脅,這勢必會深刻影響外交團隊在敏感問題上的決策能力與執行效率。這為印度外交隊伍樹立了極為惡劣的先例,未來可能使之更傾向於取悅民粹潮流,而怯於做出理性、專業的職業判斷。


從更深層次來說,這次“網暴”事件更暴露出莫迪政府所需面對的殘酷現實:一方面,莫迪政府需要在反恐和對外交往上保持一貫強硬的姿態,以此維護印度的“贏學敘事”和莫迪的“硬漢人設”。另一方面,強硬外交和軍事行動又可能引發不可控的碰撞和後果,迫使印度從實際出發做出妥協。在這種撕扯之下,莫迪政府顯然未能在本次“辛杜爾”行動中做好平衡,而這次“網暴”事件只是這種意識形態土壤中萌發的惡果之一。

“網暴”事件雖然表面上針對蘇傑生、唐勇勝,實質上折射出莫迪政府內外政策中難以自控的深層矛盾,其後果可能將印度推向更危險的境地。值得警惕的是,這種難以約束趨勢甚至可能在印度內部催化出侵略性和毀滅性前所未有的法西斯力量。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