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全网惊呆:北京父亲卖5套房,供两娃出国学踢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真是疯魔了一样。


女儿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个母亲的教育方式,非常畸形,整个家也在她的折腾之下,走向了家离人散。


其实像她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

曾经在一个老师的直播间,有一个家长求助。

他家在小县城,自己一年能赚10万块钱,在当地算是很不错的收入,妻子虽然收入不高,但是一个月也有几千块钱。

孩子马上就要上中学了,他和妻子都觉得县里的中学不行,想要去城里上。

但城里要上学,就得有房子,他就犹豫了,来咨询老师该不该到城里买房全家陪读。

于是,这个老师给他算了一笔账:

如果全家人都要到城里买房,存款肯定是不够的,要么卖掉县城的房子,要么背上负债。

但更要命的问题是,全家人都到城里住,在县城的那份年薪十万的工作也没了。

妻子还想要在家照顾孩子全程陪读,那么全家就剩下父亲一个人挣钱。

一个本来活得非常滋润的小家庭,就因为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就变成了巨额负债的家庭,这样一算,真的是太恐怖了。

而像他这样有这种想法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月薪3、4000的工薪阶层,也舍得给孩子报2、300一个小时的辅导班,因为怕孩子被同龄人落在后面。

还有每个月工资只有几千,就敢借钱送孩子去上贵族学校的。

很多父母说,不能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要帮助孩子开阔眼界。

但说实话,一个家庭如果拿出资产的一半以上在教育上,就是很病态的,这往往就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

有天赋的孩子,投入很少的钱就会看到很好的效果,而天赋不行的孩子,投入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父母如果不管现实情况举家投入进去,最后的结局注定只会是悲剧。

3

有个网友曾经分享过自己的案例。


父母为了让她接受好的教育,曾经不惜卖房送她去国外留学

然而等到她回来之后,发现海归在就业市场上已经不吃香了。

家里砸了大几百万,但是她最后在上海只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的工作,勉强能够支付得起自己的房租

父母砸进去的钱,可能她一辈子都未必能够赚得到。

北京有一个家长一门心思想要把孩子送进藤校,他算过一笔账。

想要让孩子进藤校,就要走国际教育的路线。

算下来总花费要600多万。

这笔钱如果换成4%的年化理财或者靠谱的投资,等孩子进入社会,她的账户里的钱将近千万。


可要是全砸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等到孩子毕了业工作再攒下这笔钱,却相当困难。

有人花几十万,培养出了一个大专生。

有人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等到毕了业还是要父母出十几万打点关系给自己找一份工作。

教育无底洞式的投入,不一定会培养出精英,但一定会加速家庭资产的流失。

两代人all in的教育豪赌,最终换来一张通往“普通人生”的门票。

所以,咱们普通家庭,真的没有必要学着有钱人去卷。

有多大的本事,就给孩子提供多大的空间。

没有钱送她去上名校,能够保证他吃穿不愁也很好。

报不起天价补习班,能够让他无忧无虑地念完书也很好。

每一个阶层,每一种家庭都有自己培养孩子的方式。

盲目地追随有钱人的脚步,崇拜所谓的精英教育,只会让家庭越陷越深。

其实,有天赋、肯努力的孩子,不用上什么天价补习班,也能名列前茅。

花了很多钱的孩子,也有可能最终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比起无止尽地逼迫孩子,不如父母自己先放下我们的执念,尊重并接受孩子自己的命运。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