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全是震撼!《執法者們》25集結局:戴祖福劫法庭,黑警雷學森中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請允許我以《鑒證實錄》中引用的一句金句,作為開頭。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決不會缺席。

《執法者們》這部港劇的大結局,可以說完美將這句話的意境給演繹了出來,讓人唏噓感歎。




看完《執法者們》大結局,我也仿佛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有些意猶未盡,又有些遺憾。

不吹不黑,這部集合了陳豪、黃宗澤和馬國明“三大視帝”+“視後”宣萱,講述警、廉、律三大執法部門通力合作的警匪大劇,雖然充滿了各種遺憾,不完美,但在我心中,已經是近年同類型港劇的第一名了。



雖然,豆瓣評分只有6.4分,但尚可的播放量,也算是觀眾對這部老牌港劇的認可。



看完25集大結局,再回望之前的劇情,更是別有一番感動。

雖然港劇可能再也無法回到黃金時代,可爛船還有三分釘。

1:關於大結局

《執法者們》大結局,已被逼到絕境的張建邦(羅子溢)偽裝進入警方給雷學森舉辦的任職儀式現場,





用槍頂著雷學森的頭,終於說出了真相:雷學森是黑警。

這個時候,周俊傑走了過來,讓張建邦把槍放下,可對這個深陷絕境的人,已沒有回頭路可以走。

他說出真相,就吞槍自殺了。



真是令人唏噓感慨,一個一心查案的好警察因為一次違規被抓住馬腳,從此泥足深陷,最後再也出不來。人生之路,還真是一步不能走錯。

而隨著張建邦挾持雷學森倒逼真相,整部劇的三大懸疑點也全部到了揭曉時刻。

懸疑一:警隊內鬼到底是誰?

港劇最熟悉的“猜內鬼”環節,其實觀眾一早已經鎖定目標:歐陽君,或雷學森?



此前,編劇一直在把觀眾懷疑的目光,往張國強飾演的歐陽君身上引,這個人表面小肚雞腸,為雷學森有望超越他坐上一哥之位憤憤不平,甚至被廉署帶回去喝咖啡



最直接的證據,是他在一年前主導的采購中,將警方通訊設施建設交給了戴祖福旗下公司。

但熟悉港劇的觀眾知道,越是如此明顯,越不可能是他。

於是答案呼之欲出,內鬼正是做事滴水不漏的雷學森。

而揭開他真面目的,則是一次偷偷行動誤殺黑幫分子,被雷學森抓住把柄的張建邦。





雖然他只是小角色,但還是攪亂了雷學森整盤棋局。



被指證後,在戴祖福的威逼和警方調查下,雷學森當著徒弟的面自爆了隱藏多年的秘密身份——警方內鬼。



而他也成為指證戴祖福新的污點證人。

懸疑二:如何定戴祖福的罪?

在雷學森反水之前,做事狠辣的戴祖福還親手為警方培養了一位關鍵證人:養子戴永強。



因為摯愛被逼死,戴永強主動指證戴祖福,成為污點證人,可一場醫院大亂斗之後,戴永強在李雅文的協助下跑掉。

可最終李雅文還是被劉宇凡說服,說出了戴永強的藏身地,



而戴永強也主動站出來,指證戴祖福。





加上雷學森的證詞,多重鐵證如山,



戴祖福知道自己無法脫罪,而他剩下的狠招超出所有人預料,不是殺證人,而是——劫法庭。

懸疑三:戴祖福劫法庭為何失敗?眾人結局如何?

誰能想到,戴祖福派出的殺手直接殺入法庭,劫持在場所有人。



而原本可以完美脫身的戴祖福也死於那個萬能反派定律:反派死於話多。



就在他當庭耀武揚威說廢話時,主角團和作為證人出庭的雷學森聯手,瞬間秒殺了戴祖福的大部分人馬。



戴祖福倉皇逃串中,被周俊傑追上。

最終兩人飆車對決,周俊傑重傷昏迷,戴祖福的劫法庭逃亡計劃失敗被捕。





而雷學森在法庭槍戰中中槍,贏得了一個最體面的退場。



失去了師傅、老婆的周俊傑,最終蘇醒,繼續當警察。



而劉宇凡幫李雅文爭取到最低刑期,



又改行當了律師。



這對中年CP的結局,既令人唏噓,又充滿安慰。

廉政公署的高浩然則在事件結束後再獲升職。

而戴祖福則被判終身監禁只能在監獄把牢底坐穿。





於是乎,大結局我認為拍得最好的一段戲,呈現在大家面前。

就是在監獄服刑的戴祖福嘲笑周俊傑:你也沒比我好多少,你身邊的人,死的差不多了,老婆,師傅都死了。可周俊傑回答:一槍打死你,太便宜你了。香港今天的法律告訴我,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段劇情一出來,不知道大家什麼感覺,我當真是感慨萬千,對於劇名《執法者們》,以及執法者需要為此付出的代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個大結局看似圓滿,但卻又充滿了遺憾,原來執法者三個字,是要用生命來扞衛的。

2:關於《執法者們》

初看《執法者們》,我一開始並不在意,這兩年看過同類題材的港劇不少,總覺得這個年代的港劇,再也復制不了當年《刑事偵緝檔案》《重案實錄》那樣的成功了。

沒想到,這部《執法者們》拍出了力道,也留下遺憾。

故事開局就是重案,警方兩名證人被殺,12名警員犧牲,



一下就引出了黑警線,接著三線並行:警隊追凶、廉署肅清、律政博弈,劇情節奏緊湊,從不拖泥帶水。



25集中,主創將各種港劇經典橋段全部融入,有“無間道”式的“內鬼”追查,有警隊高層職場博弈,也有警方臥底被反殺,黑吃黑、線人反噬、高層腐敗,各種反轉不斷,故事一環扣一環,確實是純正港味,熟悉的配方。





編劇尤其是把懸疑線玩出了新高度。戴祖福的犯罪帝國對警方的滲透,警方和李雅文各自往戴祖福身邊埋針,故事的各個環節,最終組成了精密齒輪,推動劇情從一個黑暗深淵,走向另一個。

尤其是海上堡壘案,堪稱近年港劇尺度新高,鑽井平台裡死亡直播的獵奇,




黑吃黑的癲狂與周俊傑太太的犧牲、李雅文臥底的暴露,各種劇情反轉極致對沖,不斷挑戰觀眾腎上腺素上限。



但可惜,海上堡壘案結束之後,《執法者們》整個劇情,還是不知不覺陷入俗套。

而一旦劇情不再高能,近幾年港劇配音和科技藍冷色調的缺陷也被加倍曝光,劇情一味追求高節奏,卻缺乏當年經典刑偵警匪劇式的回味的問題,也被暴露出來。



似乎這幾年的港產警匪劇無論怎麼拍,都逃不脫黑警設定、黑吃黑的情節,而觀眾只要熟悉港星,就會發覺終極反派並不難猜。

所以大結局雖然精彩,最後1集更是成功點題,將之前所有的劇情鋪墊,全部連起來。幾個關鍵的沖突節點,也是渲染得十分動人。





可還是避不開劇情的套路感。

爽沒爽到點,深又不到底,難免遺憾。

人們常說,好的影視劇,能讓觀眾瞬間共情,《執法者們》不缺少港味,可最後缺少的,還是經典港劇最後留給觀眾的那陣余味。

3:關於演員演技

《執法者們》整部劇看完,不難發現除了劇情,老牌港星才是留住觀眾的最大關鍵。

演技最精湛的,絕對是飾演大反派的吳啟華。



和以往出方唐鏡這樣的奸角不同,雷學森這個角色,是近年港劇中藏得最深的反派。

除了是內鬼這件事之外,雷學森幾乎是一個沒有瑕疵的好警察。

辦案能力第一,拒絕職場內斗,全世界排斥周俊傑的時候他出來力挺。

最讓人拍手稱贊的,是吳啟華對角色假面的精准演繹。



吳啟華的角色信念感太強了,雖然知道我是最大的內鬼,但無論任何時候出場,都顯得比所有人都正義。

直到結局假面被揭穿,面對徒弟的失望,吳啟華眼中悵然若失,嘴角慢慢下落。

反倒被捕後,情緒由原來的緊張感張變成了解脫。



不得不說港劇黃金時代磨練出來的老戲骨演技太好了。

而除了吳啟華,劇中還有三位演員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張國強

張國強的演技,其實早在當年的慕容復就展現無遺。






這些年他的角色雖然重復,演技卻日益精湛,才能把重復的警隊高層角色演出不同的層次感。

上次他演的是警隊反派大boss,這次演的卻是背上最大黑鍋的好警察。

張國強有兩場戲可以說無懈可擊,一是在廉政公署面對問詢談話,情緒、表情、台詞幾乎碾壓坐在對面的馬國明陳瀅。

另一場是黃宗澤跟蹤他到茶餐廳,發現他才是一直默默給臥底家人寄錢的好上司。



這場戲從表情、眼神到肢體動作,張國強的演技情緒大爆發,又全面碾壓了黃宗澤。

看完我也不知該誇老戲骨厲害,還是該唏噓。

第二位:羅子溢

當年和楊怡剛結婚時受到質疑的羅子溢,這幾年終於憑演技讓質疑者閉嘴。



羅子溢這次飾演的張建邦,是中生代角色中,層次感最強的一個,就像他對角色的理解: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反派的!

從飛虎隊員到重案組,幹勁十足又沖動的張建邦一路想做個好警察,卻因為一次誤殺自毀,結果一步錯步步錯,連周俊傑的臥底都一起幹掉,徹底回不了頭。



整條人物線完整利落,羅子溢的演繹也粗中有細,幾場重頭戲人物情緒都十分精准,大結局綁架雷學森後自殺,令人同情,也讓人毛骨悚然。

第三位:宣萱

要說全劇看下來讓人最驚喜的演員,那絕對是宣萱。

和她同時代的港劇演員漸漸消失,唯有她依然演技slay全場。

宣萱飾演的李雅文是隱藏的核彈級人物,獄中八年籌劃復仇,出獄後溫柔與狠戾無縫切換。這樣的角色蠻難詮釋,但宣萱卻演得很好,尤其是扮作護士面對醫院裡的仇人那場戲。





當李雅文一字一句說出真相,表情從仇恨轉到狠厲再轉到釋然。

每一個動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將一位一心復仇絕不聖母的復仇女神刻畫得入木三分。

此外,還有馬國明飾演的高浩然,陳豪飾演的劉宇凡,梁競徽飾演的大反派養子,演技全都十分穩陣,不會讓觀眾出戲。



這些好演員,終究是港劇最後的屏障。

4、事實證明,加上《刑偵12》,港產刑偵劇在使出最後的王牌

提到《執法者們》,那絕對就繞不開一件事:港劇復興。

2023年的《新聞女王》把傳統“宮斗”元素移植到現代新聞職場,加上佘詩曼演繹的“大女主”,堪稱港劇復興號角。

可惜接下來幾部重磅港劇,卻未能達到效果,港劇復興,依然道阻且長。



這幾年的港劇,平心而論,大部分絕稱不上爛劇。

它們的確有經典港劇的模樣。只是放在當下這個時代,過於陳舊了。

而對於當下的困境,我們也能看到港劇的“思變”。

就說最近,接連開播的《執法者們》和《刑偵12》,一個主打警匪臥底,一個主打詭異奇案,可以說集合了港劇最後的王牌,想要再度擦亮港產警匪劇的招牌。





就說《執法者們》,也能看出不少努力。

比如聚焦“王牌對王牌” 。

劇集港劇中經常登場的警、廉、律三大執法部門罕見放到一部劇中聯手作戰。還擺出了三位視帝級人馬,也的確帶出新的戲劇吸引力。



又比如大尺度劇情。

劇中一口氣放出器官買賣、軍火走私、地下暗網等違法行為,黑惡勢力對警方滲透甚至到了警務副處長的級別,而且兩位女主角蔡潔與劉佩玥均中槍而死在愛人懷抱,這在內娛劇集中是很難想象的。



劇集如此用力,為何評分還是逐漸回落?這才是值得思考的。

有個詞,總是被人用來形容黃金時期的港片,叫「盡皆過火,盡皆癲狂」。



其實,這也可以用在今日的港劇中,《執法者們》對港劇經典元素的集合,對大尺度的挑戰,何嘗不是如此,但,又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過火。

精神內核上,還是顯得保守與老舊。

想想,劇中的核心元素,其實並不新穎。





而劇中新一代演員的表演幾乎會被前輩的光芒所遮蓋。

這或許是未來港劇更值得憂慮的:現在港劇還能擺出黃宗澤、陳豪、馬國明、宣萱、林保怡這樣的金牌陣容。

可未來呢,還有誰能接他們的班?

港劇的老本確實夠厚,可繼續這樣坐吃老本真的OK嗎?

畢竟,如果再不向前走出新的路。老路總有走到盡頭的一天。



別忘了,當年港劇好看,最基礎的還是故事。

而《執法者們》收官階段評分下滑,也是因為故事。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