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央特科的這些保密鐵律,至今仍是教科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注:本文原刊於中國媒體《保密工作》2025年第3期,內容有刪改


1927年9月底至10月上旬,黨中央陸續從武漢秘密遷回上海。當時,上海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不斷有同志被捕或犧牲,更有立場不堅定者脫黨,甚至叛黨投敵、出賣同志。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不斷發展,黨的情報和保衛工作格外重要。為此,黨中央於1927年11月在上海組建中共中央組織局特務科,即“中央特科”。

在殘酷的斗爭中,黨將保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而中央特科由於性質特殊,保密紀律更為嚴格。這些保密紀律,在當時最大限度地確保了黨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成為中央特科可以長期堅持戰斗在白色恐怖下的有力保障。


樹立嚴格的保密意識

工作內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工作內容必須嚴格保密,是中央特科一項明確的紀律要求。所有工作人員要做到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哪怕是上下級之間、同志之間,甚至是親屬之間,不經允許也不能談論工作。

1932年開始,李雲受黨組織委派到中央特科,協助徐強開展工作。組織上安排二人假扮夫妻,其間他們不斷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後來在黨組織批准下,結為了真正的革命伴侶。徐強既是李雲的丈夫,也是李雲的領導,但他從不擅自向她透露工作信息。李雲回憶說:“徐強做什麼事情我是不知道的,他也不告訴我。”同樣,對於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這段經歷,李雲也一直緘口不言、甘於無名,保密紀律伴隨了她的一生。直到其晚年,經有關部門協調,她才把幾十年前的往事公諸於世。

實施垂直領導單線聯系

工作人員身份嚴格保密


為了避免一個人暴露,牽扯出其他人,中央特科規定:同志們根據各自工作內容和活動對象條塊分隔,實施垂直領導單線聯系,並使用化名、代號加強身份保密,嚴格限制相互間往來;內部機構避免混同行動,各機關之間不允許發生橫向交錯關系。這些規定保證了大多數同志只知道自己所在條線的情況。



中央特科機關舊址紀念館外景


在中央特科工作了7年多的陳養山,是我們目前所知的在特科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同志。他回憶說,只知自己的工作情況,連工作單位的名稱“中央特科”,也是1936年到西安後才知道的;同樣,曾在中央特科工作過的姚子健,直到2001年,才非常偶然地得知自己60多年前的工作關系是在中央特科;還有許多同志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曾是中央特科的一員,只知道是在為黨工作。

切斷其他社會聯系

組織內外保持一定隔離

為避免暴露,除有特殊身份掩護的人員之外,中央特科成員的住址和行蹤必須嚴格保密。他們深居簡出,不輕易與人結交,不與其他白區工作人員一起辦公,不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和群眾運動,由外單位調來的同志也必須與原單位切割,以確保中央特科內外保持一定隔離。

1931年5月,潘漢年接替陳賡,擔任中央特科情報科科長。在此之前,潘漢年長期在文化藝術界和宣傳工作領域活動,但在轉入中央特科之後,便突然“銷聲匿跡”。如果不可避免地與熟人碰面,潘漢年便一反往日的談笑風生、滔滔不絕,盡量表現得“灰色”一些,給人以不明究竟或已經落伍了的感覺。他的老朋友、和他曾經在同一個支部活動過的著名作家樓適夷對此回憶說,那時“漢年已是一個完全的地下工作者,再沒有地方去找他聊天了。但有時會偶然碰到,笑笑,點點頭,三言兩語。如果是在馬路上,則大家不理,也不知他在幹什麼。總之,是很機密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