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改寫古生物史 5億年前微型怪獸化石現身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期,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了一種距今5億年的新型捕食動物化石。它體型只有人類食指那麼大,擁有三只眼睛,會用嘴巴鉤住獵物,並透過尾部的鰓呼吸,整體外形就像外星版的“皮皮蝦”(蝦蛄),堪稱海底微型怪獸。


加拿大曼尼托巴博物館(Manitoba Museum)和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ROM)的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岩(Burgess Shale)中發現了一種具有5.06億年歷史的引人注目的新型捕食動物化石,命名為“摩斯拉芬托尼”(Mosura fentoni)。

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這50年來,一直處於伯吉斯頁岩研究的前沿,目前共發現了數十個新的化石遺址和物種。該項研究結果於5月14日正式發表在《王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中。


摩斯拉芬托尼獨特的外型與結構

“摩斯拉芬托尼”與著名的遠古掠食者加拿大奇蝦(Anomalocaris canadensis)同屬已滅絕的放射齒目,並共享同一片水域。該生物身長1.5-6公分左右,擁有多達26個軀幹節段,3只突出的眼睛、多刺的爪子、長滿牙齒的圓形嘴巴,以及身體兩側帶有游泳瓣。

另外,“摩斯拉芬托尼”軀幹分為頸部、具有大游泳瓣的中軀幹和多節的後軀幹,然而它的後軀幹還長滿了鰓和減小的鰓瓣,顯示其呼吸與泳動功能。這些特征與其它放射齒目化石顯著不同。

令該團隊人員驚艷的不單是它特殊的外型,幾塊化石完整保存了它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消化道等細節。甚至能清楚辨識出眼神經如何連接視覺中樞,堪稱寒武紀小型掠食動物解剖學的裡程碑。

研究人員還發現“摩斯拉芬托尼”循環系統與人類的動脈和靜脈不一樣。它擁有“開放”的循環系統,其心臓將血液泵入稱為腔隙的大型體腔中,這些結構在化石中以反射斑塊形式保存,遍布它整個軀體並延伸至游泳瓣之中。

由於其腹部附近有寬闊的游泳瓣和狹窄身形,整體外酷似蛾子,因此被野外收藏家昵稱為“海蛾”。該昵稱啟發科學家,於是引用日本奧特曼打怪獸中的怪獸“摩斯拉”(Mothra)命名。

目前,研究人員對於“摩斯拉芬托尼”內在結構存在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推測其獨特結構可能與特定棲息地偏好或高效呼吸需求有關,未來需要更深層次的探究。不過,這次考古發現,打破了過去對生物的認識,也讓科學家對5億年前的生物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無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館長吉恩-貝爾納·卡隆(Jean-Bernard Caron)表示,新物種的發現揭示,這些早期節肢動物已經具有驚人的多樣性,且其適應方式與現代許多生物有許多相似之處。


“世界上很少有化石遺址能提供如此深入的軟組織內部解剖學資訊。我們可以看到眼睛裡神經束的痕跡,這些神經束可能參與了影像處理,就像現存的節肢動物一樣,其細節令人感到驚歎”,卡隆補充道。

領導這項研究的曼尼托巴博物館古生物學和地質學館長、ROM研究員喬·莫伊蘇克(Joe Mosiuk)則表示,“‘摩斯拉’後軀幹有16個緊密排列的節段,且上面排列著鰓結構,這與鱟、鼠婦等現代生物的構造近似。因為這些生物基本都共用一組位於身體後端、帶有呼吸器官的節段。”

莫伊蘇克補充道:“摩斯拉化石中保存完好的循環系統,有助於我們解讀其它化石中類似之處,但不太清晰的特征導致它們的身份一直存在爭議。事實證明,這些結構的保存范圍很廣,並證實開放性循環系統的古老起源。”



圖為著名的遠古掠食者加拿大奇蝦化石,它與“摩斯拉芬托尼”同屬已滅絕的放射齒目,並共享同一片水域,且外型有不少相似之處。(公有領域)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