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許昌六中跳樓事件 學生、市民赴校園抗議校方卸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許昌第六中學跳樓事件】


【學生、市民赴校園抗議校方卸責】… pic.twitter.com/nEXzBtDdu1—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y 27, 2025




許昌第六中學跳樓事件,上千名學生與市民湧進校園聲援並抗議校方卸責。 (截屏自X帳號 @昨天)

河南許昌第六中學一名初一的女同學,疑似因老師長期霸凌而跳樓。事發後因校方推卸責任,歸咎於家庭監管不力,家屬到校門口呼吁網民關注,引發上千名學生與市民聲援抗議,並進入校園內砸毀辦公室,警方到場取締並封鎖校園,相關事件的發帖全都遭到下架。

據X帳號“昨天“的發文指出,許昌第六中學的初一學生吳怡佳,長期遭受班主任老師的霸凌和體罰後,不堪重負跳樓自殺。據死者同學指控,班主任張老師出於對吳怡佳長達半年的系統性欺凌,包括頻繁的公開辱罵、罰站、一整天不讓她進教室上課、在酷暑天氣下強迫跑步,並煽動班內其他同學孤立她。

據死者的表姐表示,5月23日,吳怡佳在被連續罰站三天之後,從其居住公寓樓的16層跳下身亡。事件發生後,家屬稱校方不僅未能積極承擔責任,班主任張老師甚至被目擊在會談時瀏覽手機,進一步激化了家屬和公眾的情緒。

24日晚間,死者家屬到校門口,尋求社會關注和支持。與此同時,死者的同學們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發布信息聲援逝者。25日,校門口湧進大量學生、家長與市民,現場有人散發並張貼標語,還有人用腳踹了校長。由於大門緊閉,臨街的一棟學校大樓便成了學生們的目標。憤怒的學生用投擲硬物、腳踹等方式砸毀了部分窗戶玻璃。警方到現場後,驅逐抗議學生,並與學生發生沖突,並抓走至少5人。


六四前夕 中國壓制大規模群眾事件燎原

台灣韜略策進協會秘書長吳建忠接受本台記者訪問時,指出許昌六中跳樓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校園霸凌問題由來已久,而這些問題之所以持續惡化,與中國推行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脫不了關系,而在許昌事件形成破口。事件被揭露後,社群平台一定會出現大量憤怒留言,但很快遭到網管壓制,降低或減少相關視頻與發帖觸及率。然而,這樣的封鎖措施,不僅無助於平息輿情,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感。

“尤其事件發生時間,接近’六四’敏感時期,當局對任何社會風波都格外謹慎,擔心引發星火燎原之勢。一旦出現可能擴散的苗頭,就會迅速動用網絡審查機制,大量下架相關內容,微博上的許昌六中討論帖也因此消失。學生發現訊息傳不出去,只能將怒火轉向學校泄憤,最終形成公開對抗,”他補充說。


牆內封殺六中跳樓事件

事發時,不少人在微博標記#許昌六中跳樓事件,並發布視頻批評校方冷漠態度。隨後有網友發問“帖子都被刪完了嗎?”、有人質疑視頻被壓熱度。這起六中女學生跳樓引發的抗議事件,在中國官媒與社交媒體集體噤聲。特別的是,“百度AI”將“事件背景”、“涉事細節”、“校方反應與爭議”钜細靡遺地呈現。

社會集體情緒騷動急尋出口

台灣的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常務理事曾建元對本台表示,中共一向對大規模的群眾集結,保持高度戒備與恐懼。尤其在習近平上任以來,更加明顯。印象深刻的事件包括白紙運動、以及鄭州約20萬名學生集體騎自行車上街等抗議行動。學生在中國現代史上多次扮演政治運動與改革浪潮的引爆點。

他認為在當前中國高壓統治與政治肅清的氛圍下,只有非政治性的問題,才能取得這種規模上群眾集結的合法性。“中共當然能察覺,這場風波不單是對一所學校或單一事件的聲援,更反映出兩個深層問題,首先,習近平當局的統治下,正面臨社會集體情緒的騷動,民眾急於尋找出口。其次,許昌事件顯示當地黨政系統在社會控制層面出現松動,讓學生能透過手機與網絡快速串聯並集結,突顯了地方維穩機制的失效。”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8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