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王石婚變: 萬科年度巨虧500億,74歲的王石可能要復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王石在朋友圈的一則配文評論,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王石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在外界看來,王石就是萬科,萬科就是王石。我認可:萬科是我創建的、制度是我建立的、團隊是我培養的、接班人是我選擇的。豈能推卸對萬科因盡(編者注:此處應該是應盡)的責任呢?!

王石說,正在嘗試和萬科的決策層建立暢通的聯系,為萬科的平穩過渡,為保護廣大投資者、萬科合作伙伴、13萬員工的福祉而盡所能。


這番言論引發了網友廣泛關注,有網友認為王石可能會因為萬科復出,因為萬科現在情形並不樂觀。11年前王石曾公開表示:“無論什麼樣的結果,我都不會再出來。”

值得強調的是,王石今年74歲了,1983年王石創建了萬科集團,2017年他從萬科退休。把他的薪酬、分紅和經濟利潤獎金三項疊加,可以大致推算出,王石從創建萬科到退休的39年多的時間裡,個人收入至少超過3.5億元。

王石為何突然發這樣一篇“小作文”?萬科到底遇到了什麼困境?

萬科500億巨虧王石坐不住了?

2025年3月31日,萬科披露了一份震動資本市場的財報,這家中國地產行業的標杆企業上市34年來首次年度虧損,且虧損額高達494.78億元,刷新A股虧損紀錄。從2018年喊出“活下去”到如今深陷債務泥潭,萬科的困境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危機,更是中國地產行業舊模式終結的縮影。

萬科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3431.76億元,同比下滑26.32%,歸母淨利潤虧損494.78億元,這一數據遠超此前市場預期的450億元預虧額。這一巨額虧損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

利率斷崖式下跌是首要原因。萬科房地產開發業務毛利率從2023年的11.1%驟降至2024年的3.5%,這意味著每銷售100元房產僅獲3.5元毛利。這種利潤水平的急劇下滑反映出房地產行業整體盈利能力的大幅衰退,也暴露出萬科在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上的困境。


資產減值計提構成了虧損的另一大來源。2024年萬科計提信用減值和存貨跌價准備合計高達345.4億元,這一數字幾乎相當於其全年虧損額的70%。大規模計提背後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的資產價值縮水,尤其是萬科在三四線城市的項目面臨嚴重貶值壓力。

非主業投資虧損進一步加劇了財務惡化。萬科的多元化戰略並未如預期般對沖主業風險,反而成為拖累。商業、物流等多元化業務未達預期,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給業績帶來了顯著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24年萬科完成18.2萬套房屋交付,銷售回款率保持100%以上,但這些“表面健康”的指標已無法掩蓋企業整體經營狀況的惡化。市場對這份財報的反應也耐人尋味——消息公布後,萬科股價在4月1日小幅上漲1.7%,顯示出投資者對政策救市和企業自救仍抱有一定期待。


流動性危機:800億資金缺口?

萬科的困境不僅體現在利潤表上,更嚴峻的是其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所反映出的流動性危機。截至2024年底,萬科總負債達1.1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7%,其中有息負債3612.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占比高達43.8%(約1582.8億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情況進一步惡化,短期債務規模雖微降至1557.65億元,但貨幣資金僅剩755.02億元,現金短債比低至0.48倍,流動性缺口超過800億元。

這一數據遠超行業安全閾值(通常認為現金短債比應≥1倍),意味著萬科已無法依靠自有資金覆蓋到期債務,必須依賴外部融資或資產處置才能避免違約。惠譽等評級機構已將其長期發行人評級下調至CCC+,違約風險顯著上升。評級下調直接導致境外融資渠道收窄,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壓力。

2025年償債高峰更是將萬科推向懸崖邊緣。2025年萬科需要償還的債務總額高達360億元,其中境內債務約為326.45億元,境外債務為33.55億元。特別是6月、9月有兩筆合計約10億美元的美元債到期,若銷售回暖不及預期,萬科可能面臨“技術性違約”。盡管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已提供118億元股東借款(利率低至2.34%),但這只能延緩而非解決根本問題。

萬科的融資能力也面臨嚴峻挑戰。2025年一季度新增融資139億元,綜合成本降至3.39%,但隨著評級下調,未來融資成本可能進一步上升。惠譽測算,若萬科違約,債券投資者預計僅能收回31%-50%本金,這種預期可能引發“融資-償債-再融資”的惡性循環。

但是,消費者信心的喪失可能才是萬科面臨的最棘手問題。在“暴雷邊緣”的輿論環境下,有多少人還敢買萬科的期房?如果萬科的房子賣不出去,借再多錢也“救不活”它。這種負面預期自我強化的風險,正是萬科管理層最需要破解的難題。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