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沈舟:中共吹噓的殲-10戰斗機又露馬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共為了宣傳殲-10,不得已挖出了人們未曾聽說過的殲-9。1960年代,中共空軍眼看殲-7遠遠落後,當然希望獲得新飛機。當時殲-8、殲-9兩個方案同時被提出,殲-8是對殲-7進行改進,風險小;殲-9是全新方案,風險很大,幾起幾落,最終被取消。


殲-9方案采用單發動機設計,算是一個最大的風險,因為大推力的發動機中共當時造不出來。殲-9方案並不是中共的創新,而是抄襲了當時的瑞典戰斗機Saab 37。該機就是單發動機,也是第一款量產的鴨式布局戰斗機,並搭載了集成電路的數字化航電設備,成為當時歐洲最先進的戰斗機。中共模仿了其外形設計,但對機載設備一籌莫展,項目注定夭折。

瑞典空軍首批訂購了175架Saab 37,1971年開始服役;最後一架服役到2005年;隨後的Saab JAS 39戰斗機仍保留了三角翼、鴨式布局。


1980年代,殲-9的類似設計又被中共重新撿起,作為殲-10戰斗機的競選方案之一。

1981年,中共空軍比較新戰機方案時,沈陽飛機廠提出的設計抄襲F-16;成都飛機研究所提出的是抄襲Saab 37的殲-9改進方案;第三個是模仿Mig-23/Su-24的設計。結果,成都飛機研究所的方案勝出,殲-10開始立項。

中共號稱殲-10戰斗機是“自主研發”,實際從一開始就是抄襲之作,而且抄襲的過程十分艱難。中共空軍等不到殲-10,才買了Su-27,國產化後稱為殲-11,比殲-10更早服役。技術差距有多大

中共選定了成都研究所的殲-10設計,又要求采用沈陽飛機廠的渦扇-10發動機,但渦扇-10發動機難產,殲-10戰斗機只能先采用了俄羅斯的AL-31FN發動機。直到2011年,國產化的渦扇-10發動機才開始裝在殲-10戰斗機上。

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臓,殲-10號稱自主開發、生產,實際很難做到。美國法國公司曾合作生產過CFM56飛機發動機,中共通過逆向工程,模仿出了渦扇-10發動機,但性能不如俄羅斯的AL-31FN發動機,而且故障較多、壽命較低。

《人民日報》的文章描述:殲-10飛機設計……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90年代初,計算機還是稀罕物……當時成都所只有幾十台終端,根本無法滿足幾百人同時上機的需求……部分圖紙采用手工繪制……可怎麼將這些圖紙盡快輸入計算機,依然是個難題……設計人員幾班倒。

殲-10戰斗機1980年代立項,1994年才完成設計,雖然是照貓畫虎的抄襲之作,但很多東西根本不了解,導致項目一拖再拖。設計人員第一次用上了CAD電腦輔助設計,但還不具備電腦建模、測試的能力,只能通過傳統實物模型進行測試。


《人民日報》的文章描述:1996年3月……設計師跨入鐵鳥試驗座艙……經過長達7年奮戰,鐵鳥台終於如期通過驗收……國內首個殲擊機全機100%靜力試驗……首次對新機結構按損傷容限、耐久性進行設計……首次完成全機跨音速顫振試驗……“國內首創”“填補了空白”。

這一系列描述透露了殲-10開發的艱難,技術人員並無類似經驗,完全靠摸石頭過河,是否達標也沒人知道。試飛員的大實話

《人民日報》的文章描述:1998年……雷強駕駛殲-10原型機一飛沖天……成功著陸……雷強激動地說:“我當時就一個想法,只要發動機還在轉,就算摔,也要摔在跑道上!”


試飛員的大實話表明,誰都不知道試飛的原型機是否靠譜,只有俄羅斯的發動機可能還算行。眼看風險極大,試飛員也只能硬上。實際上,Saab 37戰機早已得到驗證,但殲-10項目在抄襲過程中仍然摸不著頭腦。

文章透露,2004年4月,殲-10戰斗機才終於定型。從1998年首飛,到2004年定型,殲-10項目竟然又花了6年時間,文章沒有提6年期間發生過什麼,僅一筆帶過。

2006年,殲-10戰斗機開始交付使用。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研究所(SibNIA)透露,該所2006年也參與了殲-10項目,但僅限於觀察和指導。殲-10搞了20多年,中共應該還是不托底,又外請專家指導。

俄羅斯工程師評價,殲-10“或多或少”是以色列Lavi戰斗機的一個版本,還包括了從不同來源獲得的技術。中共否認殲-10源自Lavi戰斗機,但其外形與以色列保留的Lavi原型機確實也有很多類似之處。

中共的技術人員自知殲-10是怎麼誕生的,也知道其真實水平如何。本來一切都被試圖掩蓋,黨媒卻非要宣傳,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文章不得不左支右絀,但還是露出了馬腳。

殲-10的抄襲故事就這樣露底了,黨媒如果不怕露出更多馬腳,可以再寫一寫殲-16、殲-20、殲-35是如何誕生的,應該也會有不少笑談。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4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此.西.篡.子] 2025-06-01 12:07
    說笑話不要錢,打下來一架才是真本事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