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免费生育"来了,美国人依然不想生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支持生命权的两个非营利组织联合发布了“让生育免费”的政策白皮书。


最终,该法案获得了罕见的跨党派支持,甚至得到部分妇女权益组织的赞同。降低生育的直接经济负担,成为不同派别在生育问题上的一项重要共识。

对于这项法案的提出,女性用户众多的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反响积极,评论区洋溢着赞许的声音:“这对母亲和新家庭来说肯定是一场胜利。”“太棒了,它(法案)是跨党派的!”类似评论获得大量点赞。Jonas Wen也表达了期待:“我认为这是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有助于改变父母的考量方式,并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育儿友好。”


尽管如此,“免费生育”法案的前景和效果依然备受质疑。

首先,反堕胎阵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部分保守派人士对这一倡议持警惕态度,认为这可能会让国家走向医疗“社会主义”。来自左翼的批评声浪同样强烈。布鲁尼格的文章发表后,遭到部分进步派人士的猛烈批评,指责她“是在推销一种‘强制生育,只不过使其免费’的逻辑”,布鲁尼格因此被迫停用了X账号。

更重要的是,这项法案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正如Reddit网友Willow-girl所言:“想象一下,女性在无薪产假后回到工作岗位,然后在清洁工的壁橱里挤母乳,同时把她们工资的一半花在照看孩子上。谁会想要这么做呢?”毕竟,该法案仅仅解决了分娩本身的费用,却未能触及美国低生育率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来自他国的经验也为美国提供了警示。以挪威为例,尽管该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生育政策之一,例如慷慨的带薪产假、普惠的托儿服务和鼓励父亲参与育儿的配额制度,但其总和生育率仍从1.98降至1.44。即使有强力的政策支持,生育率也可能因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而下降,单一的经济补贴效果有限。

如此背景下,白宫近期推出的“特朗普账户”(Trump Accounts)计划进一步引发争议。6月9日,在与戴尔、高盛、优步等多家企业一把手进行的圆桌会议上,特朗普正式公布了这一新计划,作为众议院刚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中的一部分。


按计划,美国政府将为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月1日期间出生的所有美国公民子女设立这一账户。具体来看,政府出资的1000美元将存入一个与整个股票市场挂钩的指数基金,由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管理。每个孩子的账户起始金额为1000美元,监护人或其他私人实体可在孩子整个生命周期每年额外缴款最多5000美元。这些资金将投资于跟踪美国股市大盘的指数基金。

不过,资金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例如18岁时可提取50%的余额,25岁时可全额用于创业教育,直到30岁时才可自由支配全部资金。




6月9日,特朗普在与商界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公布了“特朗普账户”计划。

白宫在公告中宣称:“这将使一代儿童有机会体验复利增长的奇迹,并从一开始就走上富裕之路。”

然而,理财专家普遍质疑其作为长期储蓄工具的性价比。尽管企业追加投资的承诺带来利好,但严格的提取限制和有限的税收优惠,使家长更倾向传统储蓄方式。卡托研究所的亚当·米歇尔 (Adam Michel) 认为,该计划“受到过度限制”,并且难以惠及低收入家庭。

对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生育新招”,林笑笑评价说:“我觉得帮助不大,因为这不是大头。对我这种职场女性来说,生育的最大影响是我的职业发展。”

Cici也深有同感:“作为学者,育儿肯定会影响到你的学术发表,教职工作收入本身有限,所以我的同事们对养娃的兴趣不大。”Cici的一位女同事正在冲击终身教职的关键阶段,她明确表示,选择不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学术产出和生活质量:“生完孩子,我恐怕一点积蓄都没有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