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社会主义者击败科莫,民主党狂奔向意识形态深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如今,这种历史的回声再次响起。2024年大选,民主党输得灰头土脸,民调显示,中间选民大规模逃离民主党,是失败的主因。然而大选刚刚过去几个月,党内却没有出现反思、调和、调整的力量。相反,从纽约到加州,从芝加哥波特兰,社会主义派大举攻城略地。


然而,如今的左转与以往不同。它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更像是一次文化战争,是“觉醒文化”(woke culture)、身份政治与经济平权的全面合流。党内已很少有人敢对这些“神圣价值”提出质疑,否则就有被舆论围剿、基层抛弃的风险。这种“党内言论寒蝉效应”,正在使理性派彻底失语,令激进派一路狂奔。

纽约市长初选,正是这种结构性左转的集中体现。它不是一时激情,而是长期堆积的结果,是党内生态失衡的外化,是制度机制鼓励极端化、惩罚中庸化的制度症候。


推动这场左翼浪潮的,不只是Z世代的心理渴望,还有一套严密高效的组织网络。以AOC、桑德斯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DSA),近年来通过持续培育基层干部、构建选区网络、统筹资金流向、打造媒体影响力,已在多个地方初选中大获全胜。他们不像传统政党那样依赖大金主和名人,而是通过数百万小额捐款与社交媒体影响力,建立起一套“草根动员型夺权机制”。

马姆达尼的成功,正是这一机制的产物。他的竞选团队高度数字化、语言极其精致、传播逻辑符合算法偏好,极具动员力和情绪张力。在社交平台上,他不讲政策细节,而讲“不正义的愤怒”;不讲治理方案,而讲“我与你同在”。这套“情绪政治”恰好迎合了当代青年对代入感、共鸣与叛逆的渴求,也令传统候选人望尘莫及。

推动这一趋势的,并不只是候选人个人魅力,更是背后一场有组织、有动员力的群众运动。不久前,AOC与伯尼·桑德斯在纽约举办的万人集会,声势浩大,媒体聚焦,几乎像一场党代会。他们主张的不是渐进式改革,而是彻底改造社会秩序。他们呼吁终结资本主义,呼吁“经济正义”,呼吁“人人有权拥有住房、医疗、教育和生活保障”。

这不再是“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而是赤裸裸的群众社会主义运动。而且,它不再只是边缘现象——它正在主导民主党内部的气候、舆论与选举机制。

这种“群众基础”的存在,让党内的传统精英——无论是南希·佩洛西,还是查克·舒默——都陷入尴尬境地。他们既不能公开反对左派(怕失去基层动员力量),也无法有效整合选民(因为中间派已逐渐失语)。民主党正被自己最激进的部分绑架,变得既不能前进,也无法后退。


面对马姆达尼的胜选,很多民主党战略家只能苦笑。就连温和派媒体也措辞小心,不敢直接批评这位“新星”。而党内那些年迈的领袖们——加州的老将、国会的老议员们——仿佛一群站在高速列车轨道边的长者,知道列车将出轨,却谁也拦不住。

民主党就像一匹脱缰野马,正朝着意识形态的深渊狂奔。没人敢挡,也没人能挡。等他们真的飞跃悬崖,粉身碎骨时,才会有人后知后觉地说:“也许我们应该早点勒一下缰绳。”

马姆达尼的胜利固然让民主党左翼欣喜若狂,却也在无意中为共和党打开了一扇通往“长期执政”的大门。共和党可以借机大肆渲染“民主党已被社会主义彻底劫持”,并将纽约治理失败、犯罪率上升、企业逃离等问题归因于激进政策,以此警醒中间选民和温和派选民。


“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 共和党还可以利用民主党左翼的疯狂进一步重塑自己的叙事主轴:强调自由市场、法治、安全感、社会秩序与个人努力,将民主党日益失控的“乌托邦工程”与现实的民生危机对比强化,把民主党塑造成“现实脱节政党”。如果策略得当,这将有助于争取亚裔、西语裔、非洲裔中产和部分年轻人,尤其是在大城市边缘地区与蓝州的“保守口袋”中打开突破口。

现在,摆在民主党面前的,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抉择:究竟是要继续拥抱一场“左翼政治革命”,通过大政府、福利国家、制度重构等方式,彻底改变美国的政治经济架构?还是重新找回克林顿时代的治理理性、重建中产联盟?

若前者占上风,民主党也许可以继续在初选中“激情取胜”,但却可能在大选中“现实溃败”。毕竟,绝大多数美国选民仍然关注的是税率、就业、安全、房价等日常问题,而不是“取消警察”“政府控制超市”这类实验式幻想。

而如果后者能重新找到立锥之地,那么民主党就必须有勇气进行一次内部反思——不仅是战略层面的微调,更是认知框架上的转型。他们必须重新定义何谓“进步”、何谓“正义”,以及政党存在的真正功能:治理,而不是表演。

纽约市长初选不会左右全国政局,但它发出的信号已足够强烈:民主党已难以自控,左翼力量正全面接管党内主导权。共和党若能冷静应对、理性建构、积极布局,将有望在未来四年中逐步积累势能、扩大版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复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